跳至主要內容

預期「聖嬰*」重臨

2014年6月20日

上次厄爾尼諾事件至今過了四個年頭,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水在過去兩、三個月再次出現顯著升溫跡象,該區海水溫度在今年 5 月已超過正常範圍,另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似乎正在孕育醞釀當中 (按定義來說,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水需要持續偏暖五至六個月才足以確認厄爾尼諾現象的形成)。由於世界各地許多氣候模式都預測變暖趨勢會在未來數月持續,因此預料厄爾尼諾現象有可能於今年稍後捲土重來。

一個老遠的海洋異常現象能夠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確是不可思議。透過所謂「遙相關」的機制,大氣環流受到干擾,導致全球多個地區的天氣和季節性氣候產生變化,香港在某程度上也受到一些影響。

厄爾尼諾會帶來更多雨水?

很多人把厄爾尼諾和夏季 (6 - 8 月) 大雨扯上關係,是因為 1997 年的強厄爾尼諾事件剛巧遇上香港有記錄以來最多雨水的夏季 (2358.6 毫米) 和年份 (3343.0 毫米)。但其實 1983 年也有強厄爾尼諾現象,可是該年夏季卻只錄得稍多於 900 毫米的偏少雨量。檢視長時間的數據,厄爾尼諾和夏季降雨的關係始終是難以肯定。1950 至 2013 年期間香港夏季在厄爾尼諾情況下雨量出現偏少的百分比甚至較偏多的還要高 (圖一),但礙於數據有限,統計上這個差異並不算明顯。

厄爾尼諾對香港冬季 (12 - 2 月) 和春季 (3 - 5月) 雨量的影響則較為顯著。圖二顯示 1950 至 2013 年期間香港冬季雨量在厄爾尼諾及正常 (既沒有厄爾尼諾、也沒有拉尼娜 - 與厄爾尼諾相反的狀態) 情況下的差異。顯而易見,相對於正常冬季而言,厄爾尼諾冬季雨量出現偏多 (偏少) 的機會明顯增加 (減少)。

厄爾尼諾會影響熱帶氣旋?

自 1961 年以來,在厄爾尼諾出現時從來沒有一個熱帶氣旋會在 4、5 月進入香港 500 公里範圍之內 (圖三),而在拉尼娜或正常年份的風季卻可以早至 4 月開始 (例如 1978 年)。這是因為在厄爾尼諾年份,熱帶氣旋一般會在較東、靠近北太平洋中部的位置形成,能夠長途跋涉進入南中國海的機會相對較低。進入夏季,摻雜了其他因素,厄爾尼諾對熱帶氣旋活動的影響反而變得並不明確。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有關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資訊,可參考天文台網頁 www.weather.gov.hk/lrf/enso/enso-front_uc.htm



李細明


* 赤道太平洋中部、東部表面海水變暖現象通常在聖誕節前後達到高峰,因而得名「厄爾尼諾」(西班牙文譯音;「小男孩」或「聖嬰」的意思)。


圖一

圖一1950 至 2013 年期間在厄爾尼諾及正常情況下香港夏季雨量的分佈。
正常情況指整季沒有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發生。



圖二

圖二1950 至 2013 年期間在厄爾尼諾及正常情況下香港冬季雨量的分佈。
正常情況指整季沒有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發生。



圖三

圖三1961 至 2013 年期間在厄爾尼諾及正常情況下進入香港 500 公里範圍內的月平均熱帶氣旋數目。
正常情況指該月沒有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