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天文台五年策略計劃 (2017 – 2021)

I. 序言

香港天文台自1883年成立至今,經歷多番大時代變遷、政治經濟轉變、科技革新,同時一直秉持以科學為本、創新思維、盡心服務的精神,在普羅市民以至國際氣象界建立了優良服務及信心品牌。這並非一朝一夕得來的事,而是全賴天文台歷來上下員工共同努力不懈的成果。

過往的成就並不代表將來的成功,部門的發展不進則退。在現今各個層面,包括全球、區域、國家以至本地,無論政治經濟、科技通訊、環境氣候及同業競爭等都瞬息萬變,我們既要保持信念,也需靈活變通。每當挑戰重重時,亦機遇處處。天文台所涉獵的範疇既廣且深,空間、時間及服務的尺度亦截然不同,從微細核子到浩瀚天文,從瞬間一刻到長遠世紀,從普羅基層到頂尖專業,所面對的挑戰也每每不同。因此,天文台在有限的人力及財政資源下,有需要訂定未來中長期的規劃,務求聚焦重點工作,與時俱進。

本策略計劃闡述天文台在2017 - 2021年五年期間的整體目標及優先工作綱要,旨在指出部門的大方向,而並非局限個別部組的日常運作。此策略計劃的制定,建基於天文台的<抱負、使命及信念>和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II. 天文台的使命

天文台的使命是透過科學、創新和多元合作,提供以人為本的氣象及相關的優質服務,及提高社會防禦天災及應變的能力。天文台一直秉持此使命,持續發展及改進相關技術和服務,並得到社會普遍認同及信賴。儘管如此,近年有相當多而且重大的外在和內在驅動因素,使天文台現有的服務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戰。我們必須進行革新工作,發展以人(客) 為本、適切及多渠道的天氣、氣候、航空及海洋氣象服務,維持並提高天文台的可靠度及可信度,保障天文台在新世代的存在價值。

III. 各種驅動因素

在現今及可見的將來,有多項驅動因素足以影響天文台的工作以至存在價值,在以下作一簡述。

外在驅動因素主要包括:

1. 天 - 地球以至太空的自然與人為轉變所造成的不可抗力事件,尤其是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的常態化所帶來的多種深層面影響(如生命、生態、食物、水資源、以至政治、社會、經濟等),以及其他災害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太陽風暴、核事故等。
2. 地 - 香港及鄰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與需求,和其相關的脆弱性。
3. 人 - 公眾(包括市民、社區、群體和特別用戶等)在人口構成、教育水平、各方取向等的轉變、關注及期望。
4. 和 - 國際、區域、國家以至本地相關機構(包括國際組織、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私人公司、學術機構、社區團體、傳播媒體、網站博客等)的多元合作與多方競爭。
5. 數 - 數值天氣預報和觀測在空間與時間尺度的進步,以及相關數據和產品的自由獲取和普及化。
6. 理 - 不同領域的科學研究及新技術發展,尤其是資訊通訊科技、觀測技術和人工智能的躍進。
7. 聯 -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和互聯網+等發展方向下,大數據和物聯網的冒起、應用與深遠的影響。
8. 通 - 溝通方式(包括人-人、人-機、機-機)的轉變,尤其是新媒體溝通的迅速、廣泛及深遠影響。

內在驅動因素主要包括:

1. 天 - 政府對天文台的認同、重視和提供相應的資源,以及天文台管理層引領部門的發展方向和策略。
2. 地 - 部門基礎設施的發展與需求,包括環境地方、資源管理、架構系統等的理順。
3. 人 - 員工的工作、能力、年齡、發展、志向等的轉變及配合,未來需求員工的教育、資歷和才能,以及相關的知識管理和承傳。
4. 和 - 跨部組無縫更緊密的合作與協調。
5. 數 - 各種預報模式、技術及產品的創新、開發和改進。
6. 理 - 品質管理的全面實施,科學研究的堅持,及測量儀器與系統的更替和提升。
7. 聯 - 認識及開拓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應用,掌握對服務運作模式的影響。
8. 通 - 理解及應用新媒體與公眾及客戶溝通。

IV. 挑戰和機遇

從上述因素可見,天文台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例如2016年1月底的嚴寒天氣的預測問題和社會回響,已包含以上多項錯綜複雜的因素。單一事件已對天文台構成衝擊,若未來出現更多具挑戰性的情況,有可能發展至足以影響天文台的發展以至生存空間。這些絕非空言虛語,因此我們必須理解當前形勢,並把握機遇,共同努力承傳及創建天文台。


V. 2017 - 2021年優先工作綱要:

  1. 公眾天氣服務 - 以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Multi-Hazard Early Warning System)來實現基於影響及風險評估的公眾天氣服務

    保障公眾安全是天文台的首要任務,因此天氣預報及警告服務多年來一直是天文台重中之重的工作。現今,公眾已能從多種渠道免費取得天氣資訊,對預報時間及空間尺度(精細至長期) 有更高的需求,並期望天氣警告能更貼近日常生活及運作。天文台須發展多災種及基於影響和基於風險評估的公眾天氣服務,以及無縫天氣預報服務(揉合臨近、短期、中期以至長期預報),以滿足市民、政府部門、公共事業、各持份者等在未來的需要。由於科學本身的限制,預報難以百分之百準確,在提高預報時間及空間尺度(精細至長期) 的同時,我們也需提供預報不確定性等的相關資訊。

    指標:

    1. 發展並推出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及基於影響和基於風險評估的公眾天氣服務;
    2. 推出無縫天氣預報服務(揉合臨近、短期、中期以至長期預報);
    3. 提供預報不確定性等的相關資訊。
  2. 航空氣象服務 - 提供卓越的區域及全球航空氣象服務

    官方氣象機構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包括最不發達國家以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於提供航空氣象服務方面,現今所遇到的挑戰和困難是前所未見的,部分已逐漸出現被取代的危機。儘管天文台在航空氣象服務方面有顯赫的成績,但面對個別大國以及大型航空氣象服務公司的競爭,加上未來航空業的新需求,天文台必須持續發展科研及創新,如推展實時航班上下傳氣象資訊通信、電子飛行包、臨近預報應用於航空交通管理、更精細風切變及湍流監測技術等。此外,航空氣象服務亦趨向區域化以至全球化,天文台與中國氣象局(CMA)及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 正共同籌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以加強航空氣象服務和進一步提升及鞏固國家及香港在航空氣象界地位。

    指標:

    1. 推出電子飛行包,為航空公司提供全球服務;
    2. 組建亞洲航空氣象中心 (Asian Aviation Meteorological Centre),爭取成為國際其中一個區域中心,甚至全球中心;
    3. 提供更多基於影響的航空天氣服務、飛機尾跡渦流監測等。
  3. 多元氣候服務 - 透過「氣象加」(MET+) 概念發展新型氣候服務,並支援氣候變化適應、應變及減緩 (ARM)

    氣候變化正在發生,而其帶來的影響亦逐漸浮現,並預期在未來會進一步加深。氣候變化已成為國際間最高層次議題之一,影響國策及民生。世界氣象組織(WMO) 亦大力推動全球氣候服務框架(GFCS),敦促各成員發展氣候服務。天文台需要進一步推出多元氣候服務,透過「氣象加」(MET+) 的概念,配合及支援特區政府有關的政策發展,與多方合作推展氣候服務、氣候變化研究及相關教育,以落實及滿足不同界別在氣候變化適應、應變和減緩(Adaptation, Resilience, Mitigation)方面的工作,保障香港以至全球在基建、資源及物種在未來的可持續性。基於「氣象加」(MET+) 概念發展的新服務初步可包括防災減災、交通、健康、節能、食物安全等領域。

    指標:

    1. 進一步強化氣候服務,提供更豐富及全面的氣象數據和產品,推出「氣象加」(MET+) 新服務;
    2. 與多方合作推展氣候變化適應、應變和減緩的研究及教育等工作;
    3. 積極參與國際間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和服務發展。
  4. 公眾教育及溝通 - 利用新媒體及渠道加強公眾參與

    近數十年來香港社會急速發展,基礎建設趨向成熟,市民教育水平提高,因自然災害而導致人命傷亡或財物損失逐漸減少。同時,亦由於此原因,部分市民對災害的警覺性相對減弱,在颱風襲港時出現追風一族和2016年1月的寒潮事件正好反映這現象。在極端天氣將會變得更頻繁的趨勢下,以及其他風險如核事件或地震海嘯等的潛在威脅,天文台要持續推動公眾教育,走進學校及社群,提高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

    隨著互聯網迅速發展,新媒體的冒起與流行已是滾滾洪流,不能逆轉。年青新世代以至一般市民在獲取資訊及溝通的途徑已與以往截然不同。儘管傳統媒體如電視、電台等現時在傳遞天氣訊息方面仍佔有份額,但在可見的將來,新媒體便會超越這些單向及相對較慢的溝通途徑。天文台必須開展新媒體天氣服務,加強與市民溝通及監察輿論甚至傳言。

    此外,新服務的發展已逐漸超越傳統科學(物質)的範疇,「人」的成分也越來越重。在「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下,天文台有需要理解及開拓新的領域,特別是在社會科學方面,以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免於與時代及市民脫節。現今新媒體的流行方式,以及市民的趨向和需要都可能會變遷得相當迅速,天文台須時刻留意其變化,與時並進,以應對及關懷不同社群以至個別人士在新時代的需要和回響。

    指標:

    1. 組建新團隊以提供新媒體天氣服務和加強與市民互動;
    2. 加強天文台網站對社交媒體平台的支援;
    3. 理解及開拓應用社會科學來改進公眾服務及參與;
    4. 提升天文台的公眾形象。
  5. 大數據 - 應用大數據為主流來發展服務

    大數據時代已來臨,各式各樣的數據,不論是專業或非專業所獲取的、看似相關或看似無關的、有結構或無結構的、有質檢或無質檢的都海量地增長。天文台須抓緊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不同的部門和機構合作,融合與天氣息息相關的數據如交通、健康、物聯網等,開拓嶄新及多元的公共及個人化天氣服務,否則只會淪為數據提供者,存在空間便會越來越狹窄。

    指標:

    1. 研究應用眾包大數據(包括非專業所獲取的、非傳統的、無結構的、無質檢的、或來自物聯網的),獲取與天氣相關的大量資訊,以加強現有或開發新型的氣象服務;
    2. 聯同相關部門和機構,應用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開拓新的公共及個人化天氣服務;
    3. 進一步發展流動應用程式(包括穿戴裝置)及流動網頁,提供個人化以至全球天氣服務,務求將天文台在互聯網上的排名提升至世界前列。
  6. 研究及發展 - 持續進行新儀器、高影響天氣、服務提供、應急等範疇的研發及創新

    天文台的根基在於科學,而根基的穩固在於扎實的科研及技術。數值或數字天氣預報全面取代傳統的天氣預報相信會是遲早出現的事情。天文台在有限的資源下仍需持續改進不同尺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和臨近預報,特別是高影響天氣、極端天氣、集合預報和應用、衛星臨近預報、精細化產品及進行熱帶氣旋預報、飛機尾跡渦流、地形或建築物引致的風切變及湍流、城市氣象等研究,以增強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創新和領導地位。此外,為保障天文台天氣預報及警告等服務的可靠性,我們亦要全面實施品質管理,以增加公眾對天文台的信心,減低坊間流言蜚語的傷害。而現今林林總總的觀測儀器十分普遍,品質參差。天文台若要在觀測方面保持權威性,須一方面謀求採用先進的儀器,並發展普及易用的儀器,另一方面亦要執行品質管理,增強可信度。

    核事故以及其他自然或人為的重大事故,不論是發生在香港境內、鄰近地區或甚至遙遠地方,都會引起公眾和媒體密切的關注。例如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及其引致的海嘯和福島核事故、2015年8月天津港危化品倉庫爆炸事故,天文台都需要作出不同程度的應急響應及支援。天文台須持續加強應急響應和相關技術的能力,以提供及時和有效的信息及支援,保障公眾安全和社會穩定。

    指標:

    1. 持續改進及應用不同尺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集合預報、臨近預報等技術;
    2. 發展及應用新技術於氣象、海洋、地球物理及輻射監測,如相控陣雷達、波浪雷達、地面遙感儀器、無人機、3D打印技術、機械裝置以至普及易用的儀器等;
    3. 逐步全面實施品質管理系統於所有天文台服務運作;
    4. 加強應急響應及相關技術的能力;
    5. 持續發表科學論文,為創新發明申請專利。
  7. 資源管理及培訓 - 強化部門資源管理及推動多元化培訓

    社會未來的發展將相當急速和多變,加上未來幾年正是各級員工退休的高峰期,天文台現有架構及運作機制尤其是在吸納及培育人才方面將會面對相當大的挑戰。在政府框架之下,天文台需在部門架構、資源管理及運用、人才吸納及培訓等探討新方向,尋求實際可行的方法,強化部門基礎設施、資源管理和人才的「引、用、育、留」,使天文台具備學習型機構文化。

    指標:

    1. 檢視及強化部門架構、行政工作流程、檔案和數據管理、以及資訊和通訊科技政策,以提升相關工作效率及支援持續發展;
    2. 檢視及更新吸納人才需求,推動多元化培訓(尤其是在新資訊科技和公眾溝通方面)及師友計劃,以人才知識為資產,保障及提供未來發展動力。

VI. 長遠工作目標:

在氣象服務全球化及邁向更高質素管理的方向下,要可持續發展天文台的<抱負、使命及信念>,便需要更有效和善用資源、加強人才發展及開拓新工作空間,以及積極創新、應用新科技和發展相關智能化工作。較長遠工作目標包括:

  1. 提供全面數字天氣預報;
  2. 實現提供全球天氣服務,如全球城市天氣服務和全球預警服務;
  3. 應用人工智能於天氣預報及警告服務;
  4. 達成全台業務品質管理;
  5. 落實建設天文台新大樓;
  6. 建立天文台的知識產權庫;
  7. 優化各職級人才結構,加強能力建設,發展知識管理,承傳及提供未來發展動力。

VII. 結語

以上並未能羅列天文台所有工作項目,需因應有關綱要及實際情況,進行更深入及詳細計劃。此外,由於外在及內在因素都或會急速轉變,本策略計劃亦會因應需求的變遷、科技的發展及國際標準的更新,適時作出修定,以應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