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重組二戰前香港的「風球」歷史記錄

2021年11月2日

蔡振榮      董應律

香港的本地數字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俗稱「風球」)系統始於1917年。自二戰後 (1946年及以後)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記錄已整理及數碼化,並收錄於天文台的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資料庫 。而二戰前 (1917年至1941年)的信號記錄則分散記載於不同的歷史報告和報章內。在一班熱心天文台舊同事和義工的協助下,天文台利用相關的歷史資料重組了二戰前香港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歷史記錄,並建立新的網頁展示這些歷史資料。

數字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的演變

從1917年7月1日開始,天文台首次使用數字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向市民預警熱帶氣旋吹襲時的風力威脅。在1917年的版本中,1號是戒備信號,2號至5號表示烈風將會由四個不同的方向吹襲本港 (類似現今的8號信號),6號信號表示烈風風力增強 (類似現今的9號信號),7號風球是最高的信號,表示本港受到颶風吹襲 (類似現今的10號信號)。該信號系統在1931年更改為1至10號,當中2號及3號表示強風由兩個不同的方向吹襲 (類似現今的3號信號),4號為非本地信號,5號至8號代表烈風吹襲,9號則代表烈風風力增強,10號代表颶風吹襲。系統其後再經過數次修訂,現時使用的信號系統為1973年制定的版本 (圖一)。

由於信號系統在1917年至1941年間曾作修訂,所以在瀏覽該網頁內的歷史信號資料時,大家需要留意不同時期同一數字的熱帶氣旋警告可能有不同的意義,例如在1917年至1930年期間的7號信號是颶風信號,而在1931年後7號信號是東北烈風信號。另外,大家要注意在1950年代之前,在北太平洋西部的熱帶氣旋並沒有被命名。網頁使用了熱帶氣旋編號來區分不同熱帶氣旋,例如1917 #01 是指在1917年首個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

圖一      香港百多年來數字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的主要演變。

 

資料搜尋及整理

要尋找二戰前的信號記錄,第一步當然由天文台的歷史文獻開始,《每月天氣公報》(Monthly Meteorological Bulletin)記載了當時每日遠東區不同氣象站的數據、天氣形勢、當中亦有香港懸掛信號的記錄 (圖二)。

圖二       1924年8月的《每月天氣公報》(Monthly Meteorological Bulletin),當中記錄天文台在8月1日晚上8時55分除下了1號信號。

 

但是逐日去翻查記錄會花費不少的時間。為更能有效的整理記錄,我們應用了熱帶氣旋的路徑數據去協助尋找記錄 (圖三)。假設香港需要「掛波」的日子應有風暴集結在香港約800公里的範圍內,我們把尋找範圍縮窄至有風暴在本港附近的日子,然後再根據這些日子去翻查記錄,這大大減省了搜尋信號記錄的時間。另外,歷史文獻的記錄偶有不齊。圖二的例子顯示了1號戒備信號是在1924年8月1日晚上8時55分除下,但當我們翻查前幾天的記錄時,並未能找到1號信號懸掛的時間。這時候我們需要參考另一項資料 - 當時的中文及英文報章。根據1924年8月1日發行的南華早報記載,這1號戒備信號的懸掛時間是1924年7月31日下午3時25分。

圖三      1884至1946年間9月3日至7日的熱帶氣旋路徑,節錄自天文台技術記錄11:Tropical Cyclone Climatology from the China Seas and Western Pacific From 1884 to 1970 Volume 1: Basic Data

 

如何保證「掛波」及「落波」的記錄齊全仍是一大挑戰, 幸好我們還有另一線索,就是每年的台長報告 (Report of the Director),雖然當時的台長報告沒有列出每一個信號的懸掛及除下時間,但記載了每年懸掛信號的次數及總時數 (圖四)。將這些資料跟我們重組的記錄再作比對,我們便可以確定重組後的信號記錄大致齊全。

圖四      1932年的台長報告,當中記錄了過去五年 (1928-1932)每年懸掛信號的次數 (Number of times) 及總時數 (Number of hours that the signal was displayed)

 

一些有趣的統計

利用這個機會,也跟大家分享二戰前信號記錄的一些有趣統計。1917年至1941年每年平均有5.7個熱帶氣旋引致天文台懸掛熱帶氣旋警告,這個數字跟1961至2020年的長期約6個的平均數相若。在1917年至1941年這25年間,天文台懸掛了10次颶風信號 (即1917年至1930年間的7號信號,以及1931年至1941年間的10號信號),平均每2至3年一次。而香港自1946年至2020年卻只發出了16次十號颶風信號,平均每4至5年一次。

至於每年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數目有很大的年際和十年際變化 (圖五)。二戰前最少的一年只有兩個熱帶氣旋引致香港需要懸掛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1928年),而最多的一年有 11 個 (1924 年)。這些記錄跟二戰後的記錄一樣[3]。

圖五       1917年至2020年每年引致天文台懸掛/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數目。

 

二戰前 (1917-1941) 年內最早「掛波」的熱帶氣旋出現於1922年3月底。1922年3月27日,天文台在上午2時35分懸掛1號戒備信號,25分鐘後再懸掛4號偏東烈風信號 (類似現時的8號信號),兩者皆是最早的記錄。而二戰前 (1917-1941) 年內最遲「掛波」的風暴則出現於1939年11月23日,當日12小時內天文台懸掛了一次1號戒備信號、二次8號東南烈風信號、二次9號烈風增強信號及一次5號西北烈風信號!

在二戰前1917年至1941年間,最長的颶風信號是1919年8月22日上午10時56分至23日上午6時30分懸掛的7號颶風信號,共生效了19小時34分鐘。而二戰後最長的颶風信號是1999年的颱風約克,共生效了11小時。

在回顧二戰前的信號記錄時大家要留意當時的熱帶氣旋監測和預報技術以及通信科技遠遜現代。在沒有雷達及衛星圖片的時代,當時的預報員只可以依靠零星和有時遲延的海面及地面觀測數據去估計熱帶氣旋的位置及評估其強度,亦沒有數值天氣模式協助預測未來幾天風暴的走向及本港的風力變化。此外,當時天文台主要通過在各信號站懸掛目視信號向市民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當時警告信號的懸掛次數和時間長短。 

表一       1917年至1941年,1946年至2020年年內最早及最遲的熱帶氣旋警告

 

結語

香港的數字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已有超過100年歷史,簡單易明而且深入民心,在風暴吹襲期間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它們不單是警告信號,亦是前人傳承的智慧及經驗。我們希望這次信號記錄重組工作能讓公眾更了解香港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歷史,並提高他們對熱帶氣旋相關災害的預防意識。

鳴謝

天文台衷心感謝岑智明先生、呂永康先生、江君彥先生、黃汝霖先生及黃錫霖先生鼎力協助收集及整理相關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歷史記錄。

參考資料:

[1] 數字颱風信號百周年

[2] 呂永康、李子祥、岑智明:自1884年香港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演變,天文台技術報告109 (只有英文版本)

[3] 李子祥、鄭婉圓:天文台網誌 - 颱風「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