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天氣」網頁新增更多電腦預報模式產品
2025年6月30日
天文台今日(2025年6月30日)加強「地球天氣」網頁內容,新增人工智能電腦模式「風烏」的預報產品,包括其未來十五天的地面風、氣溫、海平面氣壓及降雨,以及高空風、氣溫、相對濕度及位勢高度預報。
此外,為了讓用戶更全面了解天氣形勢變化,網頁亦新增東亞地區的「潛在雷暴區域」預報。此預報產品是天文台利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成預報系統輸出而製作,顯示在不同時間雷暴有較高可能發展的區域。
「地球天氣」的網址為 https://maps.hko.gov.hk/wxviewer,而「我的天文台」亦會在未來更新版本加入此功能。
有關「風烏」模式的詳情,請查看「地球天氣」的說明。

此外,為了讓用戶更全面了解天氣形勢變化,網頁亦新增東亞地區的「潛在雷暴區域」預報。此預報產品是天文台利用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集成預報系統輸出而製作,顯示在不同時間雷暴有較高可能發展的區域。
「地球天氣」的網址為 https://maps.hko.gov.hk/wxviewer,而「我的天文台」亦會在未來更新版本加入此功能。
有關「風烏」模式的詳情,請查看「地球天氣」的說明。

當用戶選擇「歐洲中期預報中心」模式的降雨預報時,「潛在雷暴區域」預報會以閃電圖案同時顯示。上圖例子為2025年5月21日對5月29日香港時間下午2時的預測,顯示在低壓槽的影響下,華南沿岸雷暴發展的可能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