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遠離,樺加沙接力
星期六, 2025年9月20日
- 強烈熱帶風暴米娜是今年第十個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打破自1946年以來1至9月期間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最多次數紀錄。
- 樺加沙有機會以超強颱風強度在下週中期靠近廣東沿岸,本港星期二、三天氣逐漸轉壞,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巨浪及湧浪。
- 預料樺加沙靠近廣東沿岸時會帶來顯著風暴潮,屆時的水位高度可能與2017年天鴿及2018年山竹相若。
隨著上一篇天氣隨筆提及的熱帶低氣壓進入南海東北部,天文台於9月17日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為今年第十個需要「掛波」的熱帶氣旋,打破了1946年以來1至9月的最高紀錄。
該熱帶低氣壓採取西北路徑橫過南海東北部,逐漸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米娜」。隨著南海東北部的垂直風切變有所減弱,加上有利的高空幅散條件,米娜於昨日早上(9月19日)進一步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圖一),並繼續靠近廣東東部沿岸,天文台亦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米娜的環流較為細小,昨日早上的地面風場分析顯示,米娜西側的烈風區範圍只有約50公里(圖二)。
圖一:香港時間9月19日上午9時的衛星圖像。
圖二:香港時間9月19日下午2時的地面風場分析顯示,米娜東側的烈風區範圍大約150公里,但西側的烈風區範圍只有約50公里。(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米娜昨午在廣東汕尾市附近登陸,隨後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轉向偏西橫過珠江口一帶,在香港以北100公里掠過並逐步減弱,最後於今早在廣東內陸減弱為熱帶低氣壓。隨著米娜對本港的威脅逐步解除,天文台於9月20日早上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米娜吹襲香港期間,本港多處地區吹偏西強風(圖三)。同時,米娜的雨帶亦為本港帶來狂風驟雨,由午夜至上午10時,普遍地區錄得超過30毫米雨量,當中港島、九龍及大嶼山多處地區更錄得超過70毫米(圖四)。
圖三:米娜影響期間,本港錄得強風(每小時41至62公里)的風力分佈。
圖四:9月20日午夜至上午10時的雨量分佈圖
預料星期一廣東沿岸天色短暫好轉及酷熱,但市民不要鬆懈,因為另一熱帶氣旋「樺加沙」會在下週中期靠近廣東沿岸(圖五),本港天氣在星期二、三將會逐漸轉壞。
圖五:香港時間9月20日上午8時的熱帶氣旋路徑預報顯示,樺加沙會在下週初進入南海北部,並在下週中期靠近廣東沿岸。
現時位於菲律賓以東的樺加沙正顯著增強(圖六),該處的熱帶氣旋潛熱較高,加上配合良好的高空輻散及偏弱的垂直風切變,預料樺加沙會增強至超強颱風強度。按照現時預測,樺加沙會橫過呂宋海峽進入南海,由於其中心不會經過菲律賓及台灣等陸地,因此預料樺加沙屆時有機會保持超強颱風的強度。而且,樺加沙的環流相當廣闊,縱使各預測模式對樺加沙掠過香港南面時與本港的距離仍有一定的差異,但預料其猛烈的風力會對本港帶來相當大的威脅(圖七)。預測星期三本港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風力達8至9級烈風,離岸及高地更高達11級暴風,海會有巨浪及湧浪。
圖六:香港時間9月20日上午9時的衛星圖像。
圖七:模式預測香港時間9月24日上午八時的風力分佈圖,各預報模式均顯示樺加沙的環流廣闊,其強烈的風力會影響本港。
由於樺加沙環流相當廣闊、風力強勁及中心氣壓低,預料樺加沙靠近廣東沿岸時會帶來顯著風暴潮,海面上升會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水浸。倘若樺加沙以超強颱風的強度在本港以南近距離掠過,並配合最高天文潮的時間,沿岸水位會上升得更高(圖八)。根據現時評估,屆時的水位高度可能會與2017年天鴿及2018年山竹吹襲時相若,然而實際水位升幅度仍取決於樺加沙的強度,以及最接近本港的距離及時間。
圖八:若樺加沙在香港以南掠過時配合天文潮的時間,沿岸水位會上升得更高。
天文台會繼續密切監測樺加沙的發展及其對本港天氣及沿岸水位的影響,市民請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氣消息及盡快做好一切防風、防水浸準備。
呂旭昇 黎宏駿 鄧志傑 陳維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