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八號」的塔巴

星期一, 2025年9月8日

隨著上一篇天氣隨筆提到的低壓區於呂宋以西海域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天文台在9月5日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該熱帶氣旋初時採取偏西路徑橫過南海中北部,逐步增強並命名為塔巴。天文台在9月7日凌晨發出三號強風信號,隨後塔巴轉往西北偏北方向移動,逐漸靠近廣東沿岸。

隨著塔巴靠近廣東沿岸及繼續增強,天文台於9月7日晚上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在較高的海面溫度及其他合適的大氣條件下,塔巴於南海北部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更曾於移近廣東沿岸時出現「對流熱塔」現象,即熱帶氣旋眼牆附近有劇烈上升的對流運動,雲頂高度可直達對流層頂部,並伴隨閃電,此現象通常表示熱帶氣旋可能出現增強的情況(圖一)。


圖一:香港時間9月7日晚上10時的衛星圖片(左)及9月8日上午1時的雷達影像(右)。當時塔巴中心附近曾出現劇烈上升的對流運動,並伴隨閃電。


塔巴今早(9月8日)在香港西南面約170公里掠過,在塔巴吹襲香港期間,本港多處地區吹烈風,而長洲、昂坪及橫瀾島的風力更達暴風程度(圖二)。同時,塔巴的雨帶為本港帶來狂風大驟雨(圖三),由午夜至下午2時,大部分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當中九龍及新界多處地區更錄得超過100毫米(圖四)。

 
圖二:受塔巴影響,本港錄得暴風(每小時88至117公里)、烈風(每小時63至87公里)及強風(每小時41至62公里)的風力分佈。


圖三:9月8日早上4時30分雷達圖像顯示塔巴的中心結構及其環流,而其雨帶為珠江口帶來狂風大驟雨。
 
圖四:9月8日午夜至下午2時的雨量分佈圖。

適逢天文大潮,今早(9月8日)漲潮時本港的水位較平常漲潮為高,再加上塔巴帶來的風暴潮,大澳及尖鼻咀的最高水位分別曾上漲至海圖基準面以上約3.0米及3.4米,較正常高0.6米左右。

塔巴今早在廣東台山登陸,進入廣東內陸並逐漸遠離香港,本港風力亦逐漸減弱,天文台在下午改發三號強風信號,但其雨帶仍間中影響珠江口一帶(圖五)。
 

圖五: 9月8日下午1時雷達圖像顯示塔巴登陸後,結構變得較為鬆散,但其雨帶仍間中影響珠江口一帶。
 
在塔巴橫過南海北部期間,天文台再度與政府飛行服務隊攜手合作,於塔巴上空投放下投式探空儀,收集大氣中不同高度的風向風速、氣壓、氣溫、濕度等氣象資料,在塔巴中心附近錄得超過每小時85公里的近地面風速,並顯示烈風區域主要集中在風暴中心以東,這些數據有助分析熱帶氣旋的強度及三維結構(圖六、圖七)。
 

圖六:政府飛行服務隊在9月6日(左)及9月7日(右)飛到塔巴中心附近時拍攝的對流雲帶。
 
 
圖七:下投式探空儀在9月7日中午時分於塔巴中心附近錄得超過每小時85公里的近地面風速,而圖中顯示烈風區域主要集中在風暴中心以東。
 
雖然塔巴會繼續遠離本港,但其外圍雨帶會在今晚及明日為本港間中帶來狂風驟雨及雷暴,初時部分地區雨勢較大,大家出門時可以帶備雨傘傍身。


黎宏駿 謝威寶 張佳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