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初的連場黑雨
星期二, 2025年8月5日
今年香港迎來一個多雨的夏天,於7月29日出現今年首場黑雨,雖然隨後一兩日天氣稍為好轉,但自上週六(8月2日)開始天氣持續不穩定,發生連場暴雨,天文台需於4日內三次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連同7月29日的暴雨,今年至今已出現四次黑雨,打破一年內黑雨生效次數的紀錄。
隨著西南季候風在上週六逐漸增強,為華南沿岸輸送源源不絕的水汽,加上這一兩日有高空擾動靠近,並配合良好的高空輻散,其動力條件令低層空氣更容易向上爬升至大氣頂層,十分有利大雨的發展(圖一)。在各種合適的大氣條件於沿岸地區配合及維持下,造就了本港這次連場暴雨過程。
圖一 在活躍西南季候風和高空擾動的配合下,廣東地區大雨持續發展。
回顧8月2日的黑雨
西南季候風上週六漸趨活躍,強雷雨區於當日早上在珠江口一帶持續發展,為本港帶來大驟雨及狂風雷暴,令天文台需要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圖二)。本港當日大部分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當中新界、九龍及青衣的雨量更超過140毫米(圖三)。
圖二 8月2日早上9:42的雷達圖
圖三 8月2日總雨量圖
回顧8月4日晚上至8月5日凌晨時分的黑雨
8月4日晚上一道東西走向的強雷雨區在廣東沿岸地區發展及影響本港,天文台在晚上11:45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本港多處地區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而觀塘、西貢及港島部分地區的雨量更超過140毫米。當影響珠江口一帶的雨勢於8月5日凌晨時分逐漸減弱,天文台逐步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圖四 8月4日晚上23:42的雷達圖
8月5日早上的黑雨
8月5日早上,廣東西部沿岸的雷雨區仍不斷發展,並向東移動。當珠江口以西的雷雨區進一步發展成更廣闊的強雷雨帶時(圖五),天文台再次先後發出紅色暴雨警告和黑色暴雨警告,當中北區、荃灣區及大埔區曾經錄得每小時超過100毫米的大暴雨。
圖五 8月5日早上5:48時雷達圖
從8月5日午夜12時至下午5時,本港大部分地區累積錄得超過200毫米雨量,而市區及新界東部分地區的雨量更超過300毫米,當中天文台總部的累積雨量破了八月最高日雨量的紀錄,為358.8毫米。
據傳媒報道,這場暴雨令本港多處地區水浸,部分地區出現山泥傾瀉和山洪暴發,多處交通受阻。同時,強雷雨帶亦為本港帶來猛烈陣風及超過12000次雲對地閃電。
這幾次強降雨過程皆有狹長雨帶形成並於廣東沿岸徘徊,而這些雨帶與低層活躍西南季候風相關。有人工智能模式(圖六)在約一週前已捕捉到這次過程會有東西走向的雨帶覆蓋廣東沿岸,而且其日降雨量的最高值亦與實況相近,儘管分佈未必完全準確,亦能為較早對強降雨作出預測提供基礎。
圖六 人工智能電腦模式「風烏」在約一週前預測8月5日的日累積雨量。
預料西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仍會在明日(8月6日)為本港帶來不穩定的天氣,初時雨勢有時頗大,市民請繼續保持警覺及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氣消息。而隨著季候風緩和及高空擾動減弱,本週後期驟雨會逐漸減少,天色好轉及酷熱。
當值預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