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疾風知勁「草」

星期一, 2025年7月28日

  • 熱帶氣旋竹節草在上星期六(7月26日)於琉球群島附近海域一度減弱為低壓區,但隨著環境條件改善,其殘餘昨晚(7月27日)再度增強為熱帶低氣壓。
  • 竹節草會在未來一兩日橫過東海,靠近華東沿岸地區。打算前往當地旅遊的市民要留意天氣變化。
  • 雖然竹節草的環流不會直接影響廣東,但受由其延伸的廣闊低壓槽影響,明日(7月29日)及星期三(7月30日)廣東沿岸地區天氣不穩定,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部分地區雨勢較大。


熱帶氣旋竹節草在上星期六(7月26日)一度減弱為低壓區,但它竟然在昨日(7月27日)「死灰復燃」,其殘餘在琉球群島一帶再度增強為熱帶氣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星期六(7月26日)早上(左)及星期日(7月27日)早上(右)的衛星雲圖。

圖一 星期六(7月26日)早上(左)及星期日(7月27日)早上(右)的衛星雲圖。

竹節草在上星期五及星期六(7月25及26日)橫過台灣以東海域期間,大氣環境的垂直風切變較強,令竹節草的對流雲團不斷減弱。當它移至琉球群島附近海域時,只剩下一個外露的低層環流「奄奄一息」(圖一左),並減弱為低壓區。

儘管當時大部分電腦模式預測竹節草只能維持季風低壓的形態,靠近華東沿岸及逐漸消散,但竹節草未有放棄。憑著疾風知勁「草」的堅持,趁著環境垂直風切減弱時,加上持續較暖的海面提供能量,它重新與其東面的對流雲團整合(圖一右),在昨晚(7月27日)再度增強,其後重回熱帶風暴的強度。有見竹節草之強頑,最新電腦模式亦預測它會以較高強度靠近華東沿岸地區(圖二)。這個例子說明縱使電腦天氣預報模式包括人工智能預報模式的準確度不斷改進,但它們對短期如一兩天的預測,仍可以因應最新天氣情況而需要修訂,反映天氣預報的不確定性及預測熱帶氣旋的挑戰。天文台需不斷收集最新天氣數據,並綜合不同的電腦模式最新預測及對不同情境的評估,更新天氣預報。

「伏羲」人工智能模式在不同時間對星期一(7月28日)晚上8時地面天氣圖預測。

圖二 「伏羲」人工智能模式在不同時間對星期一(7月28日)晚上8時地面天氣圖預測。

近年亦曾經出現這類熱帶氣旋殘餘「死灰復燃」的例子,例如2016年的艾利、2021年的奧麥斯及2022年的海棠皆曾於西北太平洋或南海減弱為低壓區,其後再度增強為熱帶氣旋(圖三)。

2016年艾利、2021年奧麥斯及2022年海棠的路徑圖。

圖三 2016年艾利、2021年奧麥斯及2022年海棠的路徑圖。

按照現時評估,竹節草會在未來一兩日橫過東海,靠近華東沿岸地區。打算前往浙江、上海及江蘇等地旅遊的市民要留意當地的天氣變化。雖然竹節草的環流不會直接影響廣東,但由其延伸的廣闊低壓槽會在未來一兩日為廣東沿岸帶來不穩定天氣。該區會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部分地區雨勢較大(圖四)。市民請留意天文台發佈的最新天氣消息。

歐洲電腦模式預測由竹節草延伸的廣闊低壓槽(藍色虛線)會在明日(7月29日)為廣東沿岸帶來不穩定天氣。

圖四 歐洲電腦模式預測由竹節草延伸的廣闊低壓槽(藍色虛線)會在明日(7月29日)為廣東沿岸帶來不穩定天氣。

林家輝 黃逸雋 麥佩緹 

註:
[1] Chen, L., Zhong, X., Zhang, F. et al. FuXi: a cascade machine learning forecasting system for 15-day global weather forecast. npj Clim Atmos Sci 6, 19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