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隻、西一隻?
星期三, 2025年7月23日
- 由中南半島至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都有對流雲團發展,同屬一個大型的「季風渦旋」。
- 其中與呂宋北部附近的對流雲團相關的熱帶氣旋會在未來一兩日(星期四及星期五)逐漸增強,但隨後會向東北移動,大致移向台灣以東海域,一直與香港保持超過600公里距離,對本港天氣沒有直接影響。
- 部分電腦模式預料在週末前後會有另一個低壓區在海南島附近形成,並向東橫過南海北部。如果這個情境實現的話,屆時廣東沿岸驟雨較多,反之該區天色會較為明朗。
- 根據現時評估,星期五及星期六部分時間有陽光,亦有幾陣驟雨,天氣酷熱,下週初驟雨較多。
過去兩三日,與廣闊低壓槽相關的驟雨及雷暴影響廣東沿岸,而昨晚(7月22日)的大驟雨更為本港廣泛地區帶來超過40毫米雨量,天文台一度需要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從今早(7月23日)的衛星圖像(圖一)顯示,由中南半島至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都有對流雲團發展,包括中南半島上韋帕的殘餘,同屬一個大型的「季風渦旋」。季風渦旋是與西南季候風相關的廣闊低壓區,通常在盛夏時間出現,而且在這廣闊低壓區內可以有數個旋轉中心,對流雲團會圍繞旋轉中心發展。在適當的條件下,這些對流雲團可能會發展成熱帶氣旋。從圖一就可以看見,在影響南海北部至菲律賓對出海域的廣闊低壓槽中,現時已有對流雲團集中於數個旋轉中心發展。其中,在呂宋海峽以東的西北太平洋上的對流雲團已經發展成一個熱帶氣旋,並於今早命名為范斯高。預料范斯高會在今明兩日大致移向琉球群島一帶,隨後移向中國東南沿岸。
圖一 7月23日早上11時的衛星雲圖。
此外,在呂宋北部附近亦有另一個熱帶氣旋。根據現時最新電腦模式預測,這個熱帶氣旋會在未來一兩日於該區徘徊。由於高空輻散良好,配合西南季候風的充沛水汽輸送,該熱帶氣旋有機會繼續增強,但由於其環流較為細小,隨後有機會受范斯高所牽引,移向東北移至台灣以東海域。雖然該熱帶氣旋初時位於本港800公里範圍內,但預料一直與香港保持超過600公里距離(圖二),對本港天氣沒有直接影響。
圖二 呂宋附近的熱帶氣旋的路徑概率圖。
而部分電腦模式預料在週末期間會有另一個低壓區在海南島附近形成,並向東橫過南海北部。如果這個情境實現的話,屆時廣東沿岸驟雨較多,反之該區天色會較為明朗。然而,對流雲團之間會互相牽引,亦會爭奪發展所需的水汽資源,此消彼長,變數頗多,而電腦模式對準確預測這類多個中心的低壓系統仍有限制,現時預測仍有相當分歧(圖三)。
圖三 各大電腦預報模式對南海北部會否有低壓區形成仍有分歧。
天文台會密切監察及評估各個對流雲團的動向及發展。根據現時評估,預料星期五及星期六本港部分時間有陽光及有幾陣驟雨,日間酷熱。而隨著廣闊低壓槽逐漸北移靠近廣東沿岸,下週初驟雨較多。
黃逸雋 麥佩緹 范文熙 黃家興
參考資料:
[1] Lang, Simon et al., AIFS-ECMWF's data-driven forecasting system. arXiv:2406.01465 (2024).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6.01465
[2] Han, T., Guo, S., Ling, F. et al. Fengwu-ghr: Learning the kilometer-scal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arXiv preprint arXiv:2402.00059. (2024)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2.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