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舞「水龍」
星期一, 2024年9月30日
9月28日維多利亞港內出現水龍捲(圖一),這是自1959年起首次在維多利亞港內有水龍捲報告。而根據記錄,以往觀測到的水龍捲大多發生在本港東部水域、南部水域如長洲、南丫島附近以及大嶼山一帶。
受高空擾動影響,香港在9月28日天氣不穩定,早上雖然有陽光,但溫度上升令大氣的不穩定度增加,有利強對流天氣發展。天文台於上午11時05分發出雷暴警告,初時雷雨較集中在新界北部,隨著雷雨區發展,港島東及九龍東亦逐漸受影響。維港當日初時吹西風,而一股偏東氣流在日間由東向西逐漸影響香港,維港東部隨之出現偏東風(圖二),造成了局部地區的水平風切變。兩股氣流相遇之處容易有漩渦形成,最後維港短暫出現了水龍捲。
圖一 9月28日(星期六)在維港出現的水龍捲
圖二 9月28日下午12時25分維港一帶的風場
水龍捲屬小尺度的強對流天氣系統,發展迅速,強度及移動變化較大。其出現時間、位置有非常大的隨機性,生命周期可以非常短,由形成到消散可能歷時只有數分鐘至十數分鐘,所以即使以現今最先進科技也較難提早對其作出準確預測。
當發生雷暴及強對流天氣時,天文台會綜合分析不同的觀測數據,包括本地以至鄰近地區的氣象資料,透過雷達分析強對流的發展和移動,適時發出雷暴警告及特別天氣提示。不過由於本港有不少高山,為了監測仍在較遠位置但可能影響本港的天氣系統(如熱帶氣旋、颮線等),天氣雷達一般安裝在較高的山上,因此它們對監測近地面或海面且尺度細小的天氣系統仍有限制。另一方面,初步分析顯示天文台現時在沙螺灣運行的相控陣天氣雷達可捕捉到該系統,但由於受其附近的地形阻擋,仍未能清楚監測到維港近海面的情況。天文台計劃通過建立相控陣雷達網絡,以加強監測這類尺度細小的強對流天氣系統。
當雷暴及強對流天氣出現時,天文台會按情況在雷暴警告中提及「強烈狂風雷暴」及相關的高影響天氣資訊,包括猛烈陣風、冰雹、水龍捲或龍捲風等。這些天氣現象均可以造成破壞,破壞力視乎其強度。當強烈的龍捲風經過時,單薄的建築物可能會抵受不住強大風力及室內室外的氣壓差而損毀,樹木及汽車等會被吹起,在海上亦曾經有小型船隻遇到水龍捲而沉沒。在香港,龍捲風及登陸後的水龍捲都曾對建築物造成破壞,但這種情況較為罕見。市民在遇到這些強對流天氣時,應採取雷暴警告中的預防措施,包括:
- 留在室內。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築物內。
- 切勿游泳或進行其他水上運動。離開水面及找尋地方躲避。
- 若遇上猛烈陣風或強陣風,身處室外的人士需立刻或儘快躲入建築物內,並小心被飛散或墜落物件擊中。
- 駕車人士如駛經高速公路或天橋,應提防猛烈陣風或強陣風吹襲。
- 海上的小艇應小心提防狂風或水龍捲襲擊。
- 如遇上龍捲風,應立即躲入堅固的建築物內。要遠離窗戶、蹲伏在地上並用手或厚墊保護頭部。如在室外,應遠離樹木、汽車或其他可被龍捲風吹起的物件。
林沁宜 郭于庭
更多有關水龍捲的資訊:
- 甚麼是水龍捲?
水龍捲是一條快速旋轉、夾雜著水滴的雲柱,由對流雲的底部連接著水面。水龍捲的風速一般較陸地上的龍捲風為低。由於水龍捲有時能將水吸起,它也俗稱為「龍吸水」。
- 水龍捲也有分類?
水龍捲可分為兩大類型(圖三):
第一類較為常見的水龍捲,是在相對良好的天氣下發生,和雷暴沒有直接關係。漩渦先在海面上開始發展,然後逐漸向上伸展,當漏斗形成時,水龍捲已達成熟階段。這類水龍捲的生命週期和移動路徑都較短,一般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分鐘。此外,當它們登上陸地後,便迅速消散,很少會深入內陸。
第二類水龍捲的形成機制和特徵則與陸上的龍捲風相同,通常和強雷暴相關。它們會伴隨著惡劣天氣如大風及冰雹,並有時會在陸上發展之後移至海上。與第一類不同,這類水龍捲在雷暴內由上至下發展,在起初階段會先出現漏斗雲,之後逐漸延伸至地面或海面。
圖三 水龍捲的兩大類型
- 水龍捲在香港常見嗎?
翻查天文台記錄,過去二十年平均每年收到約一次龍捲風或水龍捲報告,而較常收到水龍捲或龍捲風報告的月份是5月至10月。至於收到較多水龍捲報告的年份是2003年、2005年及2018年,這三年都分別收到4次水龍捲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