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我的眼鏡又起霧了...

星期三, 2020年4月15日

最近大家出門時都要戴著口罩,不時會困擾四眼人士,因為眼鏡常常會起霧而變得矇查查。到底眼鏡為什麼會起霧呢?我們可先從相對濕度的概念講起。


「現時氣溫二十四度,相對濕度百分之八十。」這是大家每天都能聽到的天氣報告。大家有否想過,為什麼談濕度要伴隨「相對」兼要以「百分比」表示呢? 如果說今天每立方米的空氣中含有 10g 的水氣,明天也含有 10g 的水氣,是否代表明天和今天一樣潮濕?答案並不是。

讓我們把空氣想像成海綿,譬如說它可容納的水量是10g。相對濕度可反映海綿的實際水量和可容納水量的比例。如果海綿沒有水,相對濕度是0%;如果海綿吸了10g的水,相對濕度就是100%。

以上例子有一點要留意,空氣能容納多少水氣並不是固定的,主要取決於溫度。溫度上升就像把海綿變大,能容納更多的水氣。所以,海綿增大而不添加更多的水量時,相對濕度就會降低。故此,「相對濕度」更能直接反映空氣有多潮濕。回到原來的問題,若然空氣中的水氣含量不變,當氣溫上升時,空氣能容納較多水氣,令相對濕度降低。這亦解釋為何通常日間的相對濕度會較早晚低。


回到眼鏡起霧的煩惱,戴著口罩的時候,鼻樑兩邊有空隙,呼出的水氣會更接近眼鏡。在春天天氣較涼而相對濕度又高的日子,我們呼氣時鏡片更易起霧,因為空氣本身已經較難再容納額外的水氣,因此呼出的水氣接觸較冷的鏡片會更容易凝結。

不過,即使在炎熱的夏天,戴眼鏡的朋友一樣會遇到起霧尷尬的經歷:當逛完有空調的商場後走到戶外時,即使不戴口罩,還未呼氣之前,鏡面就立刻起一層白霧。這是因為在相對濕度較高的炎熱日子,戶外空氣中的水氣較多,一接觸經冷卻的鏡片時就會起霧。但當鏡片在戶外變暖後,白霧就會逐漸消失。

與筆者一樣都是四眼的朋友們,可以多留意天氣報告中的相對濕度。在較潮濕的日子,出門多帶一塊眼鏡抹布吧。

譚曉晴 郝孟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