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海上之旅 - 南海探空試驗(下)
2015年8月11日
......續上集
2015.6.15晴轉多雲
經過一日航程,船不經不覺已開到西沙西南面,距離香港約 800 公里的地方。兩次的經驗,加上船員的幫忙,探空工作變得暢順,每次都可以在三小時內完成工作,把數據傳回天文台。KC 和我輪流吃早餐和看著氣球飛行和數據傳輸的情況,也能偷空看看天空的積雲,雲底像被鋒利的刀削過一樣,與海平線完全平行,煞是好看(圖十一)。

圖十一在船上偷閒看一看雲 - 積雲底下的降雨區(左)
雲底齊整,與海平面平行(右)。
海面狀況比我們想像的要好,船員說 4 至 6 月期間南海的天氣和海況一般是最好的,海平如鏡,風浪不大。這跟我們原來所想的有些差別,還以為五六月西南季風旺盛,風大浪也大,真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浪和湧都欠奉,錯失了學習看浪湧的機會,但免卻了吃暈浪丸的辛苦呢!晚上放波時手機傳來聲響,可能和附近有鑽油台有關,竟然收到越南的訊號,還有一個從香港打來的陌生電話。漫遊「冷電」,當然要冷待!
2015.6.16多雲有雨
一早醒來,KC 照樣已經準備一切,船已駛到北緯 10 度以南,東經 110 度以西,距離香港約 1500 公里。手機訊號也已消失得無影無踪,但同時無線電噪音一片死寂,正是探空的最好情況!但今天天氣轉為多雲,下午更有大驟雨,海面偶有中浪(圖十二),然而在船上卻感受不到。在京士柏探空的經驗告訴我們下雨天氣球可能會較早爆破,原因是氣球表面可能會結有少量水滴,到達高空時遇冷結冰,影響氣球張力,令氣球提早爆破。事實也再次證明,晚上的氣球經過極濕的雲層(圖十三,4 至 7 公里高相對濕度逹100%!),最終氣球越不過氣壓 100 百帕,即約 16 公里高,算是整個行程中最「失敗」的一次。

圖十二航程中最大浪時湧起白頭浪。

圖十三6 月 16 日晚上的探空資料,氣球經過位於約 4 至 7 公里高的雲層,
並大概在 16 公里高爆破。
2015.6.17少雲轉晴
船大清早已駛至離新加坡約 600 公里處,目標在望。我和 KC 亦為最後一個探空氣球作準備,原因晚上將接近陸地,船員亦會忙於預備泊岸,故決定不再放波了。今天天氣好轉,曙暮光從雲層中透出,雲隙光穿透雲縫保佑大地(圖十四),加上海面的船浪,交織出大自然的美。放波工作也變得輕鬆,差不多在近乎完美下終結。下午在三副的帶領下到甲板上走一趟,把被困船艙幾天的納悶一掃而空,當然亦不少得到船頭桅杆下拍照留念。

圖十四曙暮光(左)和雲隙光(右)。
晚飯過後,海上交通變得繁忙,航海雷達上顯示船隻穿梭往來,亂中有序。雖然離新加坡不遠,但船員今晚特別緊張,皆因早於一星期前就在附近水域出現海盜,被劫的是一艘運油輪,通訊設備被破壞,連人帶船給劫走。船員要當「海盜更」,在黑夜海上要耳聽八方,因海盜通常坐著快艇,在船尾強行登船,故需特別留意快艇的馬達聲。船員說通常油輪是目標,往往運載價值數百萬美元燃油或油渣,可以泵走燃油或勒索贖款,但商船卻只有貨物,搬運困難,所以通常都是取易不取難的。
2015.6.18晴
午夜時分,貨輪徐徐駛進新加坡海峽,班蘭蛋糕的香味頓時在夢中呈現。早上,我趁機將一套天文台紀念郵票送給段船長,感謝他這幾天的照顧和幫忙(圖十五)。在船公司代理的協助下我們入境新加坡,結束六夜五日的奇妙探空旅程。

圖十五筆者(左)感謝段紹達船長(右)支持這次船上探空試驗。
我們正分析今次旅程所得的數據,看看對天氣預報有沒有幫助。無論如何,如能在南海施放探空氣球,相信有助颱風預報,對「一路」[2]的航行安全也有積極的貢獻。
最後,再次感謝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特別是段紹達船長和他的團隊一路上的協助和包容,也感謝大廚每日準備的美味飯餐,使我們的思鄉病沒有發作!
林學賢
註:
[2] 「一帶一路」中的「一路」,意指「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5.6.15晴轉多雲
經過一日航程,船不經不覺已開到西沙西南面,距離香港約 800 公里的地方。兩次的經驗,加上船員的幫忙,探空工作變得暢順,每次都可以在三小時內完成工作,把數據傳回天文台。KC 和我輪流吃早餐和看著氣球飛行和數據傳輸的情況,也能偷空看看天空的積雲,雲底像被鋒利的刀削過一樣,與海平線完全平行,煞是好看(圖十一)。

圖十一在船上偷閒看一看雲 - 積雲底下的降雨區(左)
雲底齊整,與海平面平行(右)。
海面狀況比我們想像的要好,船員說 4 至 6 月期間南海的天氣和海況一般是最好的,海平如鏡,風浪不大。這跟我們原來所想的有些差別,還以為五六月西南季風旺盛,風大浪也大,真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浪和湧都欠奉,錯失了學習看浪湧的機會,但免卻了吃暈浪丸的辛苦呢!晚上放波時手機傳來聲響,可能和附近有鑽油台有關,竟然收到越南的訊號,還有一個從香港打來的陌生電話。漫遊「冷電」,當然要冷待!
2015.6.16多雲有雨
一早醒來,KC 照樣已經準備一切,船已駛到北緯 10 度以南,東經 110 度以西,距離香港約 1500 公里。手機訊號也已消失得無影無踪,但同時無線電噪音一片死寂,正是探空的最好情況!但今天天氣轉為多雲,下午更有大驟雨,海面偶有中浪(圖十二),然而在船上卻感受不到。在京士柏探空的經驗告訴我們下雨天氣球可能會較早爆破,原因是氣球表面可能會結有少量水滴,到達高空時遇冷結冰,影響氣球張力,令氣球提早爆破。事實也再次證明,晚上的氣球經過極濕的雲層(圖十三,4 至 7 公里高相對濕度逹100%!),最終氣球越不過氣壓 100 百帕,即約 16 公里高,算是整個行程中最「失敗」的一次。

圖十二航程中最大浪時湧起白頭浪。

圖十三6 月 16 日晚上的探空資料,氣球經過位於約 4 至 7 公里高的雲層,
並大概在 16 公里高爆破。
2015.6.17少雲轉晴
船大清早已駛至離新加坡約 600 公里處,目標在望。我和 KC 亦為最後一個探空氣球作準備,原因晚上將接近陸地,船員亦會忙於預備泊岸,故決定不再放波了。今天天氣好轉,曙暮光從雲層中透出,雲隙光穿透雲縫保佑大地(圖十四),加上海面的船浪,交織出大自然的美。放波工作也變得輕鬆,差不多在近乎完美下終結。下午在三副的帶領下到甲板上走一趟,把被困船艙幾天的納悶一掃而空,當然亦不少得到船頭桅杆下拍照留念。

圖十四曙暮光(左)和雲隙光(右)。
晚飯過後,海上交通變得繁忙,航海雷達上顯示船隻穿梭往來,亂中有序。雖然離新加坡不遠,但船員今晚特別緊張,皆因早於一星期前就在附近水域出現海盜,被劫的是一艘運油輪,通訊設備被破壞,連人帶船給劫走。船員要當「海盜更」,在黑夜海上要耳聽八方,因海盜通常坐著快艇,在船尾強行登船,故需特別留意快艇的馬達聲。船員說通常油輪是目標,往往運載價值數百萬美元燃油或油渣,可以泵走燃油或勒索贖款,但商船卻只有貨物,搬運困難,所以通常都是取易不取難的。
2015.6.18晴
午夜時分,貨輪徐徐駛進新加坡海峽,班蘭蛋糕的香味頓時在夢中呈現。早上,我趁機將一套天文台紀念郵票送給段船長,感謝他這幾天的照顧和幫忙(圖十五)。在船公司代理的協助下我們入境新加坡,結束六夜五日的奇妙探空旅程。

圖十五筆者(左)感謝段紹達船長(右)支持這次船上探空試驗。
我們正分析今次旅程所得的數據,看看對天氣預報有沒有幫助。無論如何,如能在南海施放探空氣球,相信有助颱風預報,對「一路」[2]的航行安全也有積極的貢獻。
最後,再次感謝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特別是段紹達船長和他的團隊一路上的協助和包容,也感謝大廚每日準備的美味飯餐,使我們的思鄉病沒有發作!
林學賢
註:
[2] 「一帶一路」中的「一路」,意指「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