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醒目使用九天天氣預報

2014年4月17日

天文台在今年四月一日新推出九天天氣預報服務,比舊有的七天預報延長了兩天。預報時間加長了,可讓大家更早掌握天氣變化,預先計劃活動及做好準備。大家可能發覺,新網頁換上新裝,以彩色圖表顯示氣溫和濕度的預測,並加入相關氣候資料,除令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外,更重要是方便大家查看天氣變化及趨勢,並與過去的氣候作比較。

當大家查看溫度或濕度的圖表時,會看到背景有紅色和藍色填滿的地方。究竟這些是什麼呢?其實這些正是過去的氣候資料。比如,圖表中紅色填滿的部分是根據 1981 至 2010 年共 30 年的日最高溫度或日最高相對濕度的數據由小至大排列,介乎中間 50% 日數的數據範圍。以四月十七日為例,我們先把前兩天、當天及後兩天,即四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九日共五天,於過去 30 年同樣日子的日最高溫度或日最高相對濕度,即各自共 150 個數據由小至大排列,然後以統計方法分為 100 個等分,排第 25 等分所對應的數值稱為第 25 百分位數,排第 75 等分所對應的數值稱為第 75 百分位數。紅色填滿部分就代表這兩個百分位數之間的範圍,佔所有數據的 50%。因此,當預報值在紅色區域內,表示它落在氣候數據的中間 50% 範圍。如果預報值在紅色區域之上即表示它相對高於氣候數據的中間 50% 範圍,在紅色區域之下則表示相對較低。

按照同樣計算方法,圖表中以藍色填滿的部分表示根據日最低溫度或日最低相對濕度計算,介乎氣候數據的中間 50% 範圍。

圖一

圖表顯示氣溫和濕度的預測及氣候情況。


天氣預測的準確度一般會隨預報時效增加而遞減。現時預測遠至八、九日後的天氣,主要是參考電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計算結果,而準確度亦會隨不同季節的不同天氣系統而有所分別。一般來說,春夏兩季的天氣如霧、熱帶氣旋、雷暴及大雨等的變化較大,因此預測的不確定性亦會較高。根據綜合了多項天氣要素的客觀驗證,第八及九天預報的平均準確度可達百分之八十左右,這與 2004 年剛推出不久的第六及第七天預報的平均準確度相若。

圖二

第八及九天預報的準確度與當年剛推出的第六及七天預報相若。


日後大家使用九天預報的時候,除了氣溫及濕度的預測數值,不妨多些參考它們的逐日變化趨勢及與過去氣候數據的比較。當關心的日子愈來愈接近時,記住留意天文台所發的最新天氣預報啊!



李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