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積極參與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活動
2023年10月9日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聯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代表所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出席2023年9月11日至15日在湯加努庫阿洛法市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第30屆大會(ICG/PTWS-XXX),以及9月25日和26日在中國廣州召開的南中國海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區域工作組(以下簡稱南海工作組)第11屆會議(WG-SCS XI),並在後者的會議上被推選爲該工作組的副主席。
共有18個國家(註一)派代表團參加ICG/PTWS-XXX大會,各成員國在會上分享海嘯監測、預警及信息發佈、風險評估與應對等領域的進展與未來計劃;討論了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技術手冊修訂方案、操作海嘯警告業務人員最低資歷水平框架、2024年太平洋海嘯演習方案;以及優化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治理架構,進一步推廣落實聯合國“海洋十年”海嘯計劃。
香港天文台由2022年3月29日開始業務試運行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備份中心(香港)(以下簡稱備份中心),並在2023年3月29日正式業務運行備份中心。WG-SCS XI會議肯定了備份中心試行期間及自正式業務運行以來的表現均符合國際要求,並同意備份中心在2023年12月期間的兩個星期承擔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的責任 ,為南海周邊沿岸的九個國家(註二)在有需時提供海嘯預警產品及信息。
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成立於 1965 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發揮其海嘯預警與減災政府間協調職責的核心平台,目的是促進太平洋沿岸國家合作應對海嘯威脅,以設計、開發、維護和改進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盡力減低海嘯對生命和財產的影響。此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
南海工作組於2009年成立,是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框架下的一個協商平台,指導南中國海周邊國家共同建設和運行南中國海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南海周邊各國海嘯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海洋災害應對和能力建設。會議每年舉辦一次。
註一: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智利、厄瓜多爾、尼加拉瓜、澳大利亞、新西蘭、湯加、庫克群島、所羅門群島、托克勞和瓦努阿圖
註二: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左一)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于福江主任(中)的率領下與其他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ICG/PTWS-XXX會議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林靜芝(前排左二)與出席WG-SCS XI會議的成員國代表和太平洋海嘯預警與減災系統政府間協調組技術秘書Öcal Necmioglu博士(前排左三)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