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成功取得自動氣象站設計專利
2020年12月23日
香港天文台自行研發的路燈型自動氣象站設計,於2020年12月成功在香港註冊成為專利。新設計將多種氣象測量感應器收納在一個小巧的外殼內,解決了一般自動氣象站難以安裝在城巿有限空間的問題,有助將來微尺度天氣監測的發展。路燈型自動氣象站包含多個氣象測量感應器,能量度氣溫、相對濕度、氣壓及紫外線指數,同時有照明功能,可作景觀裝置並融合於公園或庭園內。在設計期間,天文台採用三維立體打印技術,製造太陽輻射罩及電子儀器箱的初型,加快造出實用而有別於一般自動氣象站的外殼。
路燈型自動氣象站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新科技,包括開放源碼的微控制器及微型傳感器來測量多種天氣元素。選擇採用開放源碼技術來設計儀器是為了讓學校及學院更容易以此發展相類似系統,天文台已開始透過「社區天氣資訊網絡」計劃為老師和學生們舉辦工作坊推廣此科技。現時在天文台總部、九龍灣「零碳天地」及香港中文大學已安裝路燈型自動氣象站,進行天氣測量的試驗。


裝置於零碳天地及香港中文大學的路燈型自動氣象站進行天氣測量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