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二零二三年七月天气回顾

2023年8月2日

由于本月华南大部分时间受较正常强的副热带高压脊所支配,二零二三年七月本港异常炎热。本月平均最高气温33.0度、平均气温30.1度及平均最低气温28.0度,分别较其各自正常值高1.4度、1.2度及1.1度,全部皆是有记录以来七月的第三高。本月亦远较正常少雨,全月只录得175.2毫米雨量,约是正常值385.8毫米的百分之45。本年首七个月的累积雨量为1016.5毫米,较同期正常值1468.2毫米少约百分之31。

受一道广阔低压槽及随后的西南气流影响,本月首四日本港大致多云,间中有骤雨及狂风雷暴。本港大部分地区在这四日录得超过40毫米雨量,大埔、沙田及大屿山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100毫米雨量。在有雨的情况下,七月一日及二日天文台气温下降至全月最低的26.2度。受高空反气旋支配,除局部地区有骤雨外,七月五日至十四日本港普遍天晴及酷热。当中七月十三日及十四日下午天气极端酷热,多处地区最高气温上升至35度或以上。

与此同时,七月十四日一个低压区在吕宋北部附近发展为热带低气压,其后命名为泰利。七月十五日至十七日泰利采取西北偏西路径横过南海北部,移向广东西部沿岸及逐渐增强为台风。七月十七日晚上及翌日早上泰利横过雷州半岛及北部湾。其后泰利于七月十八日移入广西内陆,并于七月十九日在越南北部减弱为低压区。

受泰利的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七月十五日本港大致天晴及极端酷热。当日稍后本港部分地区亦受高温触发的狂风雷暴影响。随著泰利靠近广东西部及继续增强,七月十六日本港风势增强,间中有骤雨及狂风雷暴。七月十七日本港普遍吹强风至烈风,高地间中吹暴风。天文台在当日发出本年度第一个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随著泰利远离本港及于内陆减弱,七月十七日稍后及翌日本港风势逐渐缓和。七月十七日至十八日泰利的外围雨带间中为本港带来狂风大骤雨,这两日多处地区录得超过40毫米雨量,大埔区及北区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90毫米雨量。

受一道广阔低压槽影响,七月十九日本港大致多云及有几阵骤雨。受高空反气旋影响,除有几阵骤雨外,七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本港大致天晴及酷热。七月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下午天气极端酷热,多处地区最高气温上升至35度或以上。与此同时,热带气旋杜苏芮在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横过吕宋海峡及进入南海东北部。其后杜苏芮采取西北偏北路径横过南海东北部,并在七月二十八日在福建晋江市登陆。

受杜苏芮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七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本港普遍天晴及极端酷热。天文台的气温在七月二十七日下午飙升至全月最高的36.1度,这亦是有记录以来七月份其中一个绝对最高气温。此外,当日天文台平均气温32.2度也是有记录以来七月份最高。闷热的天气亦在当日黄昏触发狂风雷暴。七月二十八日本港天气酷热,部分时间有阳光及局部地区有骤雨。受一股活跃偏南气流影响,七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本港骤雨增多及有狂风雷暴。这两日多处地区录得超过40毫米雨量,大埔区、沙田区、屯门区及北区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100毫米雨量。受一道广阔低压槽影响,七月三十一日凌晨本港有骤雨及雷暴。日间天气好转,部分时间有阳光。

二零二三年七月有三个热带气旋影响南海及北太平洋西部。


表 1.1 至 1.5 载列本月发出及取消各种警告/信号的详情。表 2 则载列七月份天气数字与平均数字的比较。

二零二三年七月发出的警告及信号


表 1.1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气旋名称 信号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日 / 月
泰利 1 15 / 7 0440 16 / 7 0540
3 16 / 7 0540 17 / 7 0040
8 东北 17 / 7 0040 17 / 7 0640
8 东南 17 / 7 0640 17 / 7 1620
3 17 / 7 1620 18 / 7 0240
1 18 / 7 0240 18 / 7 0840
杜苏芮 1 26 / 7 2040 28 / 7 1240


表 1.2   强烈季候风信号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日 / 月
18 / 7 0841 18 / 7 1440


表 1.3   暴雨警告信号
颜色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日 / 月
黄色 17 / 7 1750 17 / 7 1930
黄色 29 / 7 0810 29 / 7 0910
红色 29 / 7 0910 29 / 7 1010
黄色 29 / 7 1010 29 / 7 1040
黄色 29 / 7 2245 30 / 7 0030
黄色 31 / 7 0100 31 / 7 0320


表 1.4   雷暴警告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日 / 月
1 / 7 1145 1 / 7 1430
1 / 7 2155 1 / 7 2315
2 / 7 0715 2 / 7 1700
3 / 7 1358 3 / 7 1530
4 / 7 0357 4 / 7 0500
4 / 7 1340 4 / 7 1600
5 / 7 0601 5 / 7 0700
12 / 7 1429 12 / 7 1530
14 / 7 0543 14 / 7 0645
15 / 7 1300 15 / 7 1545
15 / 7 1700 15 / 7 1945
15 / 7 2240 16 / 7 0200
16 / 7 1240 16 / 7 2130
17 / 7 1636 17 / 7 1845
18 / 7 0128 18 / 7 0330
18 / 7 2330 19 / 7 0030
20 / 7 0325 20 / 7 0530
21 / 7 1202 21 / 7 1530
26 / 7 1510 26 / 7 1645
27 / 7 1746 27 / 7 2400
29 / 7 0435 29 / 7 1345
29 / 7 1840 30 / 7 1800
30 / 7 1950 31 / 7 0430
31 / 7 1155 31 / 7 1620


表 1.5   酷热天气警告
开始时间 终结时间
日 / 月 日 / 月
5 / 7 1145 16 / 7 1700
20 / 7 1525 27 / 7 2030
28 / 7 0645 28 / 7 2250


表 2   二零二三年七月的气象数据与距平
气象要素 本月数据 距平*
  平均日最高气温 33.0 摄氏度 比正常高 1.4 度
  平均气温 30.1 摄氏度 比正常高 1.2 度
  平均日最低气温 28.0 摄氏度 比正常高 1.1 度
  平均露点温度 25.8 摄氏度 比正常高 0.6 度
  平均相对湿度 78 % 比正常低 3 %
  平均云量 74 % 比正常高 2 %
  总雨量 175.2 毫米 比正常低 210.6 毫米
  出现低能见度的时数Δ 0 小时 比正常低 11.7 小时§
  总日照时间 219.2 小时 比正常高 21.9 小时
  平均每日太阳总辐射 19.13 兆焦耳/平方米 比正常高 1.91 兆焦耳
  总蒸发量 124.7 毫米 比正常低 17.3 毫米


   附注 : 除日照、太阳辐射及蒸发量在京士柏气象站记录和能见度在香港国际机场观测外,其他数据均在天文台录得。

  Δ 在2004年及以前,香港国际机场的能见度读数是基于专业气象观测员每小时的观测数据。在2005年及以后,读数是采用位于机场南跑道中间的能见度仪表在每小时前10分钟的平均数据。这与使用仪器观测来改进能见度评估的国际趋势是一致的。
在2007年10月10日前曾出现于此网页内香港国际机场2005年及以后的低能见度时数资料乃基于专业气象观测员每小时的观测数据。有关资料已于2007年10月10日起改为以机场南跑道中间之能见度仪表在每小时前10分钟的平均数据计算。
  *   1991 - 2020 气候平均值的距平, 低能见度时数除外
   §   1997-2022 平均值的距平



图像展示二零二三年七月部分香港气象要素的每日记录


图像展示二零二三年七月香港天文台录得的日平均气温 

   附注 : 极高: 高于第95百分位数
高于正常: 介乎第75和第95百分位数之间
正常: 介乎第25和第75百分位数之间
低于正常: 介乎第5和第25百分位数之间
极低: 低于第5百分位数
百分位数值及5天移动平均值是基于1991至
2020年的数据计算所得


二零二三年七月雨量图 (等雨量线单位为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