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
何谓‘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种类
‘全球变暖潜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温室气体浓度的转变





‘温室效应’增强后的影响
i) 气候转变:‘全球变暖’
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
温室气体 |
源 |
汇 |
对气候的影响 |
---|---|---|---|
二氧化碳 (CO2) |
1) 燃料 2) 改变土地的使用 (砍伐森林) |
1) 被海洋吸收 2) 植物的光合作用 |
吸收红外线辐射,影响大气平流层中O3的浓度 |
甲烷 (CH4) |
1) 生物体的燃烧 2) 肠道发酵作用 3) 水稻 |
1) 和OH起化学作用 2) 被土壤内的微生物吸取 |
吸收红外线辐射,影响对流层中O3及OH的浓度,影响平流层中O3和H2O的浓度, 产生CO2 |
一氧化二氮 (N2O) |
1) 生物体的燃烧 2) 燃料 3) 化肥 |
1) 被土壤吸取 2) 在大气平流层中被光线 分解与及和O起化学作用 |
吸收红外线辐射,影响大气平流层中O3的浓度 |
臭氧 (O3) |
光线令O2产生光化作用 |
与NOx,ClOx及HOx等化合物的催化反应。 |
吸收紫外光及红外线辐射 |
一氧化碳 (CO) |
1) 植物排放 2) 人工排放(交通 运输和工业) |
1) 被土壤吸取 2) 和OH起化学作用 |
影响平流层中O3和OH的循环,产生CO2 |
氯氟碳化合物 (CFCs) |
工业生产 |
在对流层中不易被分解,但在平流层中会被光线分解和跟O产生化学作用 |
吸收红外线辐射,影响平流层中O3的浓度 |
二氧化硫 (SO2) |
1) 火山活动 2) 煤及生物体的燃烧 |
1) 干和湿沉降 2) 与OH产生化学作用 |
形成悬浮粒子而散射太阳辐射 |
温室气体 |
留存期 (年) |
全球变暖潜能 | |||
---|---|---|---|---|---|
20年 |
100年 |
500年 | |||
二氧化碳 (CO2) |
未能确定 |
1 |
1 |
1 | |
甲烷 (CH4) |
12.0 |
62 |
23 |
7 | |
一氧化二氮 (N2O) |
114 |
275 |
296 |
156 | |
氯氟碳化合物 (CFCs) |
-- |
-- |
-- |
-- | |
i) |
CFCl3 (CFC-11) |
45 |
6300 |
4600 |
1600 |
ii) |
CF2Cl2 (CFC-12) |
100 |
10200 |
10600 |
5200 |
iii) |
CClF3 (CFC-13) |
640 |
10000 |
14000 |
16300 |
iv) |
C2F3Cl3 (CFC-113) |
85 |
6100 |
6000 |
2700 |
v) |
C2F4Cl2 (CFC-114) |
300 |
7500 |
9800 |
8700 |
vi) |
C2F5Cl (CFC-115) |
1700 |
4900 |
7200 |
9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