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土壤辐射监测

2011年6月2日

因应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展,天文台加强了土壤的辐射监测。天文台在5月6至12日期间在本港多处地点收集土壤样本并进行详细的辐射测量,样本来自两个不同的深度 :上层由地面至15厘米深,下层则由15至30厘米深,而每个土壤样本的采样量均为1千克。

辐射测量结果显示在某些样本中测量出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其浓度小于「本底辐射监测计划」的本底范围*,本港的本底辐射水平未有因福岛核意外而有所改变;泥土中极为微量的铯-137亦不会对市民健康带来影响。

详细的辐射测量结果见下表:

土壤样本收集地点/日期 放射性铯-137浓度 (贝可/千克) 放射性铯-137浓度 本底范围* (贝可/千克)
万宜水库西(土壤上层)/2011年5月6日 0.6 ≤10
万宜水库西(土壤下层)/2011年5月6日 未检出 ≤4
平洲(土壤上层)/2011年5月7日 0.8 ≤10
平洲(土壤下层)/2011年5月7日 0.6 ≤4
跑马地(土壤上层)/2011年5月7日 未检出 ≤10
跑马地(土壤下层)/2011年5月7日 未检出 ≤4
沙田(土壤上层)/2011年5月9日 未检出 ≤10
沙田(土壤下层)/2011年5月9日 未检出 ≤4
京士柏(土壤上层)/2011年5月11日 2.1 ≤10
京士柏(土壤下层) /2011年5月11日 2.2 ≤4
沙头角(土壤上层)/2011年5月11日 1.2 ≤10
沙头角(土壤下层)/2011年5月11日 0.4 ≤4
塔门(土壤上层)/2011年5月12日 2.1 ≤10
塔门(土壤下层)/2011年5月12日 2.6 ≤4

*「本底辐射监测计划」于1987年至1991年期间进行,务求在1994年广东核电站投产之前,确定香港的本底辐射水平,作为基准线,以判别核电站运作后可能为香港辐射水平带来的变化。其中在上层及下层土壤样本中测量出的铯-137本底范围分别小于10及4贝可/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