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辐射小知识-无线网络通讯产品有多安全?

撰文 : 杨少蕙

随著科技发展及使用无线网络传递资讯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通讯产品依赖电磁波传送数据。当我们享受这些产品带来的方便时,我们亦要面对使用它们的安全问题。


  1. 无线网络通讯产品会带来甚么辐射?
  2. 甚么是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3. 非电离辐射有哪些来源?
  4. 非电离辐射对健康有什么潜在的影响?
  5. 使用流动电话是安全的吗?
  6. Wi-Fi网络的辐射水平有多少?
  7.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系统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吗?

  1. 无线网络通讯产品会带来甚么辐射?

    无线网络通讯产品,例如流动电话和无线上网设备,都是利用电磁波作为传送媒介,所以它们在操作时会放出电磁辐射。一般电磁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而无线网络通讯产品所放出的电磁辐射是属于非电离辐射。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2. 甚么是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一般是指低能量的电磁波。常见的例子有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及无线电波等。非电离辐射的低能量祇能够引起分子振动和产生加热效应。 电离辐射则与非电离辐射相反,它是带有高能量的电磁波,例子有X光和伽玛射线等,它有足够高的能量与原子产生互相作用,令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游离。有关电离辐射更多的资料,可浏览在教育资源内的「辐射小知识」一栏。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3. 非电离辐射有哪些来源?

    非电离辐射可以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和人为两种。天然的非电离辐射源于自然现象例如闪电和太阳热辐射等。人为的非电离辐射主要来自日常使用的一些会释放电磁波的仪器,例子包括电视台发射站、雷达系统、高压变电站、微波炉、电脑和流动电话等。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4. 非电离辐射对健康有什么潜在的影响?

    非电离辐射的能量使人体里的水分子相互磨擦,令体温增加,可能给体内器官带来损害。非电离辐射也可能干扰人体本身的弱电磁场,刺激神经和肌肉。我们经常暴露于各式各样天然和人为的非电离辐射,为此,香港特别行政区电讯管理局(OFTA)现时有一套业务守则,以减低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士受非电离辐射照射的危险,这守则是参考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 (ICNIRP) 而订立的。

    射频辐射警告标志
    射频辐射警告标志是用来标明一个地方的电磁场
    可能超过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建议的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电讯管理局)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5. 使用流动电话是安全的吗?

    当人们使用流动电话时,电话会向发射站传送无线电波。一般来说,流动电话在待机时的辐射强度较小,在通话时会加大一些,并且在电话刚接通时达到最高。因为流动电话输出的功率低,所以祇会产生微弱的辐射。很多研究指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流动电话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对健康有害。

    流动电话用途广泛,颇受大众欢迎
    流动电话用途广泛,颇受大众欢迎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6. Wi-Fi网络的辐射水平有多少?

    Wi-Fi,即 Wireless Fidelity 的缩写,是一个无线网络通讯的标准,用来支援短范围(一般大约100米)内的互联网服务。虽然Wi-Fi设施会释放非电离辐射,但有研究结果显示,其辐射强度祇及一般流动电话不足百分之一,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很低,可谓微不足道。现时全港有很多私营消遣场所为顾客提供Wi-Fi设施,让他们可以使用电子手帐和手提电脑无线上网。香港政府亦计划未来两年逐步在大约350个政府场地免费提供Wi-Fi无线上网设施。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7.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系统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吗?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又称作RFID或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一个RFID系统具备无线电收发机及天线,能够向标签发出无线电讯号,并收回来自标签的讯息,再将讯息转送到数据处理器。这种技术可应用于跟踪货物、统计商品销售资料与防止店铺盗窃等。由于RFID的应用多元化,它在香港受欢迎程度逐渐增加,例如香港机场管理局使用RFID系统来标签及追踪旅客的行李,而多间本地公共运输系统和零售商的电子收费系统都采用智能卡。根据研究,RFID系统发出的辐射强度远远低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指引的参考水平,有可能带出的健康影响也是很少。

    在香港公共运输广泛使用的一款RFID付款工具
    在香港公共运输广泛使用的一款RFID付款工具

    回到页首回到页首


参考文献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