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热带气旋 > 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1816) :二零一八年八月九日至十七日的报告
3.3 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 (1816):二零一八年八月九日至十七日 贝碧嘉是二零一八年第三个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在微弱引导气流的背景下,贝碧嘉路径飘忽,颇长时间在广东西部沿海一带徘徊,引致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连续生效了132小时5分钟,是一九四六年以来的第三最长,仅次于1964年桃丽达的161小时及1977年戴娜的139小时10分钟。 热带低气压贝碧嘉于八月九日在香港之西南约540公里的南海北部上形成,向北缓慢移动,在八月十一日接近正午于广东西部阳江附近登陆。随后贝碧嘉以逆时针方向在广东西部沿岸地区徘徊及于当晚移回沿岸海域,八月十二日贝碧嘉向东南漂移并增强为热带风暴,它于八月十三日至十四日以逆时针方向在广东西部沿岸海域徘徊,八月十五日贝碧嘉加速向西南偏西移动,并增强爲强烈热带风暴,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90公里。翌日贝碧嘉横过北部湾,八月十七日在越南北部登陆及在内陆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根据报章报导,贝碧嘉为广东、广西及海南带来狂风暴雨,造成最少三人死亡,二人失踪。贝碧嘉吹袭越南期间,多处有水浸及山泥倾泻,至少有10人死亡,三人失踪。 香港天文台在八月九日下午5时15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贝碧嘉集结在香港之西南约540公里。在八月九日至十三日期间,本港普遍吹和缓至清劲的东至东南风,离岸及高地间中吹强风。八月十四日贝碧嘉开始缓慢地向偏北方向移动,稍为靠近珠江口一带,天文台在八月十四日上午5时2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当时贝碧嘉位于香港之西南偏南约190公里。由于贝碧嘉环流相对较细小,当日本港只普遍吹和缓至清劲的东至东南风,离岸及高地间中吹强风。贝碧嘉于当日下午2时左右最接近香港,在本港之西南偏南约150公里掠过。晚上贝碧嘉向偏西方向移动及远离香港,天文台在八月十五日上午2时20分以一号戒备信号取代三号强风信号,并于当日上午5时2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贝碧嘉影响香港期间,尖鼻咀录得最高潮位(海图基准面以上) 3.33米,大埔滘则录得最大风暴潮(天文潮高度以上) 0.43米。天文台总部于八月十二日下午5时34分录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994.7百帕斯卡,当时贝碧嘉位于本港之西南约260公里。 受华南高空反气旋影响,八月九日本港部分时间有阳光,局部地区有骤雨,日间天气酷热。与贝碧嘉相关的外围雨带在八月十至十五日间中为本港带来狂风大骤雨及雷暴,天文台在八月十、十一及十二日均有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在八月九至十五日期间,本港普遍录得超过150毫米雨量,新界部分地区的雨量更超过250毫米。 贝碧嘉吹袭香港期间,本港有至少18宗塌树报告。元朗新田公路有大树倒塌,压毁两部驶经的私家车及货柜车,其中一名司机受轻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