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二零一七热带气旋 > 强台风卡努(1720)的报告

二零一七热带气旋

3.7 强台风卡努(1720):十月十二日至十六日

卡努是二零一七年第七个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天文台需要发出年内第五个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平了一九六四年及一九九九年一年内发出八号信号次数最多的纪录。

热带低气压卡努于十月十二日早上在马尼拉之东北偏东约65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采取西北偏西路径移动,当晩增强为热带风暴。翌日卡努横过吕宋北部,并缓慢地向西南偏西方向漂移,进入南海后重新组织。十月十四日卡努转向西北移动,并不断增强,在晚间已由强烈热带风暴发展为台风。翌日卡努采取西北偏西路径靠近华南沿岸,并增强为强台风,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55公里。随后卡努采取偏西路径移动,并受东北风季风影响开始迅速减弱,十月十六日清晨卡努以热带风暴强度横过雷州半岛,日间在北部湾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根据报章报导,卡努在澳门造成最少七人受伤,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在卡努及东北季候风的共同效应下,广东、海南、浙江、广西、福建共有超过97万人受灾。台湾广泛地区出现大雨,部份道路损毁,约一万四千户的电力供应中断。

香港天文台在十月十四日早上10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700公里。受卡努与东北季候风的共同影响,本港一直吹北风,日间风势清劲,离岸及高地间中吹强风。随著卡努移近华南沿岸,天文台在当晚7时1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当时卡努位于香港之东南约570公里。晚间本港吹清劲至强风程度北风,离岸及高地间中吹烈风。随著卡努继续靠近广东沿岸及进一步增强,天文台在十月十五日上午8时40分发出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南约260公里。本港早上普遍吹强风至烈风程度的偏北风,高地间中吹暴风。卡努在当日下午3时左右最接近香港,当时位于香港之西南偏南约210公里。下午本港开始转吹东北风。随著卡努远离香港及减弱,本港风力逐渐缓和,天文台分别在傍晚7时20分及晚上10时4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及一号戒备信号,到十月十六日上午2时2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在卡努的影响下,大老山、横澜岛及长洲录得的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104、85及65公里,而最高阵风则分别为每小时151、106及99公里。尖鼻咀录得最高潮位2.96米(海图基准面以上),而大庙湾则录得最大风暴潮(天文潮高度以上) 1.05米。各站录得的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如下:

最低瞬时
海平面气压
(百帕斯卡)
日期/月份 时间
香港天文台总部 996.2 15/10 下午3时00分
香港国际机场 997.5 15/10 下午2时52分
京士柏 996.2 15/10 下午3时04分
坪洲 996.6 15/10 下午2时29分
打鼓岭 998.4 15/10 下午3时11分
大埔 998.1 15/10 下午3时03分
沙田 998.1 15/10 下午3时02分
上水 998.5 15/10 下午2时31分
流浮山 998.6 15/10 下午2时59分
长洲 995.6 15/10 下午1时54分
横澜岛 995.4 15/10 下午3时02分

十月十四日本港大致多云,晚上有一两阵雨。受卡努的外围雨带影响,十月十五日及十六日本港有狂风骤雨。这三天期间本港大部分地区共录得超过40毫米雨量,新界北部及大屿山西部的雨量更超过70毫米。

卡努吹袭香港期间,最少有22人受伤,另有超过580宗塌树报告。一人在荃湾被树枝击中头部受伤。深水埗有镀锌铁片堕下,损毁两部私家车。有12人在风暴下进行水上活动时遇险,需要救援人员协助。另有22位露营人士在西贡桥咀岛露营被困,需要水警协助离开。在大风的情况下,青屿干线需要实施临时交通措施,来往机场的道路严重挤塞。香港国际机场有超过600班航班取消或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