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发表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
2013年10月4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于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五份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黎守德随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是次会议。
九月二十七日发表的决策者摘要重新确认委员会第四份评估报告的结论,即已观察到的全球气候暖化是无庸置疑的,并且突显了几个在数十年以至千年的时间尺度上不寻常或前所未见的变化:
二氧化碳-过去百多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大气中的浓度已较工业革命前上升了百分之四十。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主要的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其次是砍伐森林。现时二氧化碳的浓度是过往八十万年以来最高。
人类的影响对于大气及海洋的变暖、全球水循环的改变、冰雪的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一些气候极端的改变都已经被检测到。自第四份评估报告发表以来,人类影响气候的证据不断增加。人类的影响极有可能是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所观察到的暖化的重要原因。
至于未来气候推算方面,第五份评估报告利用四个全新设计的温室气体浓度情景以考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在廿一世纪的可能变化。在高温室气体浓度的情景下,二零八一至二一零零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图一)及全球平均海平面(图二)有可能较一九八六至二零零五年平均分别高2.6 - 4.8摄氏度及上升0.45 - 0.82米。
决策者摘要可以在 http://www.climatechange2013.org 下载,其重点载于附录。
〈由左至右〉瑞典环境部长H E Lena Ek、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Thomas Stocker教授及秦大河博士、委员会主席Rajendra K Pachauri博士及秘书Renate Christ博士宣布第一工作组第十二次会议开幕。
天文台助理台长黎守德〈左〉与中国气象局局长兼中国代表团团长郑国光博士〈中〉及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博士〈右〉合照。
图一:多模式模拟的全球年平均表面温度相对于一九八六至二零零五年平均的变化
黑色线为历史数据的模拟,彩色线为未来推算,不确定性以阴影表示。右边的棒子显示在各温室气体浓度情景下二零八一至二一零零年的平均和不确定性。最高温室气体浓度情景为RCP8.5。〈来源: 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五份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
图二:全球平均海平面相对于一九八六至二零零五年平均的变化在廿一世纪的推算
颜色阴影为可能范围。最高温室气体浓度情景为RCP8.5。〈来源: 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五份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