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天气雷达观测五十周年纪念

2009年12月15日

香港天文台今日(十二月十五日)庆祝香港天气雷达观测五十周年,并推出新的雷达产品,透过地理信息显示器展示雷达图像,加强对公众的天气雷达服务。

天文台助理台长岑智明在记者会上回顾了香港天气雷达观测的历史。他表示,天气雷达自一九五九年开始服务香港。「在过去半个世纪,天文台与时并进,引进多代的天气雷达,应用最新的技术保障大众生命财产,免受台风和暴雨等天灾的威胁。」

香港首台天气雷达安装在大老山上,透过雷达可以追踪台风的动向,例如一九六二年台风温黛的风眼便在雷达影像中清晰可见。其后天文台逐步引进数码化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及探测风切变的机场天气雷达,不单增强探测天气的能力,亦为天气预报员、专业使用者及市民提供更容易使用的雷达产品。

岑智明说:「天文台现时全天候使用三台天气雷达来服务市民和香港国际机场,这实有赖一班同事一直以来努力不懈,特别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为雷达提供维护服务。」

岑智明举例说,在一九九九年台风约克横过香港期间,两位天文台同事须在偏远的雷达山站留守数天,维持雷达的运作,直至电力耗尽为止。其间雷达站被烈风及飓风吹袭,他们甚至曾经与外界失去联络。

岑智明说:「我们对同事在恶劣环境下坚守岗位致意。」

为纪念香港天气雷达观测五十周年及记录过往同事在雷达工作方面的感想,天文台制作了一本《香港天气雷达观测五十载》小册子。小册子已上载天文台网页:http://www.hko.gov.hk/wxinfo/radars/radar_gallery/Radar-50years.pdf

现时的天气雷达提供多类产品,是天气预报必不可少的仪器。为了让市民更方便使用天气雷达的图像,天文台今日在网页上推出基于地理信息显示平台的新雷达产品。市民可以透过互动形式放大及缩小雷达图像,并能参考丰富的地理资讯,例如道路、公共设施及著名景点等,从而更精确了解受雨区影响的区域。新天气雷达产品的网址为: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radars/radar_256_kml/Radar_256.kml(二百五十六公里范围雷达图像)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radars/radar_064_kml/Radar_064.kml(六十四公里范围雷达图像)

图一 一九六二年台风温黛的雷达影像
图一 一九六二年台风温黛的雷达影像

图二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岑智明﹙右五﹚与负责维护和操作雷达的现职及已退休同事一同庆祝香港天气雷达观测五十周年。
图二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岑智明﹙右五﹚与负责维护和操作雷达的现职及已退休同事一同庆祝香港天气雷达观测五十周年。

图三 天文台新推出包含地理信息的天气雷达图像。
图三 天文台新推出包含地理信息的天气雷达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