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学生对紫外线具相当认识

2009年10月13日

香港天文台及卫生署今日(十月十三日)公布一项关于防御紫外线的调查结果,发现接近七成的本港小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参考紫外线指数,尤其是在进行户外活动前。

天文台及卫生署于六月以问卷形式调查本港小五和小六学生对紫外线的认识,并收回超过三千份问卷。调查有助制订未来方向,加强有关紫外线的教育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七成学童会于日常生活或户外活动前查阅紫外线指数;约六成学童会采取防晒措施,如使用伞子、戴帽或涂上防晒液等。另外,约八成学童知道过度曝晒会晒伤皮肤,甚至引致皮肤癌。调查亦发现,女童明显较男童留意紫外线指数及采取防晒措施。然而,只有不足两成学童知道紫外线会令皮肤老化和导致白内障,显示有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健康教育。

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童对紫外线有一定的认知,这结果令人鼓舞。由于紫外线对青少年及儿童有长远的不良影响,家长和老师需继续努力,教导孩子相关知识及防御紫外线的正确态度。」

梁荣武表示,除了发放紫外线指数之外,天文台最近在网站加入了更多紫外线资讯,为老师提供有用的教材。家长亦可得到实用的防晒资讯,保护孩子免受紫外线伤害。

另外,天文台、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和香港联校气象网共同建立的「社区天气资讯网络」中,不少会员学校也装置了紫外线测量仪,令紫外线的观测资料涵盖全港大部分地区。这些资讯已上载「社区天气资讯网络」,供市民参考。

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卫生署高级医生(环境卫生)周楚耀表示,二○○八年进行的调查显示,约有一成市民在过去一年曾被晒伤。他说:「过量的曝晒会损害皮肤及导致皮肤老化,亦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风险。由于紫外线对健康的影响是可累积的,所以孩童应更加小心,避免长时间曝晒。学校、家长及学童可以互相合作,一同采取合适的防晒措施,预防紫外线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紫外线强度为中至高时,市民便应采取合适的防晒措施,例如选择有遮荫的地方、穿长袖衣物、涂防晒液或戴阔边帽等。当强度甚高或极高时,更应确保做好足够的防晒措施。

天文台紫外线资讯网页及「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的网址分别是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uvindex/chinese/cuvindex.htmhttp://weather.ap.polyu.edu.hk/index_c.php?optElement=UV

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和卫生署高级医生(环境卫生)周楚耀介绍一项关于学童防御紫外线的调查结果。
天文台助理台长梁荣武﹙右﹚和卫生署高级医生(环境卫生)周楚耀介绍一项关于学童防御紫外线的调查结果。

「小学生对紫外线及防晒措施的认知」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