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
一个在南海北部形成的热带低气压导致香港天文台在二零一六年首度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五月二十六日晚上热带低气压在南海北部形成后大致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广东西部沿岸,翌日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并稍为增强,达到最高强度时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55公里。该热带低气压于五月二十七日傍晚在广东西部阳江市附近登陆,并于当晚减弱为一个低压区。根据报章报导,热带低气压为广东西部带来暴雨,有小桥遭洪水冲毁,一辆大巴堕河,两人受伤。澳门外港码头发生撞船事故,两名乘客受伤。 五月二十六日热带低气压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约370公里形成后,天文台于下午9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晚间本港普遍吹和缓至清劲偏东风。随着该热带低气压北移及逐渐靠近广东西部沿岸,天文台在五月二十七日上午5时4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在热带低气压的外围雨带影响下,正午前后本港多处地区的风力达到强风程度。随着香港普遍吹强风的机会减退,天文台在下午1时40分以一号戒备信号取代三号强风信号。下午本港普遍吹清劲南至东南风,西部地区的风力间中达强风程度。天文台总部于下午5时40分录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1004.7百帕斯卡,当时热带低气压在香港以西约190公里的广东西部海岸登陆,并于下午8时左右最接近香港,在本港以西约170公里附近掠过。热带低气压在广东西部很快减弱为一个低压区,天文台于当晚10时5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低气压影响香港期间,本港并没有遭受严重破坏。热带低气压的外围雨带在五月二十七日间中为本港带来狂风骤雨,普遍地区录得超过10毫米雨量。最高潮位为在尖鼻咀录得的2.67米(海图基准面以上),而大埔滘录得的最大风暴潮为0.47米(天文潮高度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