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二零二三年八月的热带气旋概述

二零二三年八月在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区域出现了七个热带气旋,当中苏拉及海葵均引致天文台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热带低气压卡努于七月二十七日凌晨在冲绳岛之东南约2 17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随后四天向西北或西北偏北移动,移向琉球群岛一带并逐渐增强。七月三十一日晚上卡努增强为超强台风,并在翌日早上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95公里。随后卡努采取西北偏西路径,并逐渐减弱。八月三日下午至八月六日卡努转向偏东移动,横过琉球群岛一带。随后四天卡努再次转向西北偏北移动,横过东海,最后于八月十一日下午在朝鲜半岛减弱为低压区。

根据报章报导,卡努为日本带来狂风暴雨,九州南部部分地区录得累积降雨量超过1 000毫米,造成1人死亡,97人受伤,超过210间房屋受损,超过三万户停水及24万户停电,经济损失超过20亿日圆。卡努吹袭韩国期间,有2人死亡,另有约360宗设施受损报告,超过15 000人需要疏散,经济损失超过560亿韩元。

热带低气压兰恩于八月八日凌晨在硫黄岛以东约79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随后向西北偏西移动并逐渐增强。八月十日兰恩转向西北或西北偏北移动,移向日本本州。翌日兰恩增强为强台风,并在早上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75公里。八月十二日晚上兰恩减弱为台风,并于随后两日继续靠近日本本州。兰恩于八月十五日横过日本本州,最后于八月十七日下午在日本海演变为温带气旋。

根据报章报导,兰恩在吹袭日本期间,有超过50人受伤,130间房屋受损,超过七千户停水及十万户停电。

多拉在北太平洋东部上形成,于八月十二日早上以强台风强度越过国际换日线进入北太平洋西部,当时多拉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65公里,并向西北或西北偏西移动,移向威克岛一带。随后三天多拉逐渐减弱,最后于八月十六日早上在海上减弱为低压区。

热带低气压苏拉于八月二十三日晚上在高雄之东南约67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初时移动缓慢,随后五天苏拉在吕宋以东海域以逆时针方向转了一个圈,并迅速增强。八月二十六日晚上苏拉增强为超强台风。苏拉于随后三日曾两度从超强台风减弱为强台风,但于八月二十九日傍晚再次增强为超强台风,并采取西北偏西路径,横过吕宋海峡。苏拉于八月三十日稍后进入南海。翌日苏拉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并一直维持超强台风强度。

热带低气压达维于八月二十三日晚上在硫黄岛之东南约1 26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初时移动缓慢。翌日达维开始加速向东北偏东移动并逐渐增强。随后两天达维转向西北移向日本本州以东海域。达维于八月二十六日下午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并在翌日晚上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110公里。随后达维逐渐转向东北移动,最后于八月二十九日早上在日本以东海域演变为温带气旋。

热带低气压海葵于八月二十七日晚上在硫黄岛之东南偏南约76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随后四天向西或西北偏西移动,移向台湾南部,并逐渐增强。

热带低气压鸿雁于八月三十日凌晨在关岛以东约1 11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向北移动并逐渐增强。翌日下午鸿雁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并转向西北偏北移动。  

二零二三年八月的热带气旋暂定路径图

二零二三年八月的热带气旋暂定路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