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的热带气旋概述

(路径图)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在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区域出现了四个热带气旋,其中,罗莎引致天文台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超强台风海燕是本区域今年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为菲律宾中部带来重大伤亡及破坏。

        热带低气压罗莎于十月二十九日在马尼拉以东约1 58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空形成,并大致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动,翌日逐渐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它于十月三十一日进一步增强为台风,并横过吕宋北端,于翌日进入南海北部。罗莎于十一月二日转为移动缓慢及增强为强台风,并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65公里。它于十一月三日转向西南移动,并逐渐减弱为热带风暴,翌日晚上在南海中部上消散。根据报章报导,罗莎在菲律宾造成三人死亡、两人失踪及超过17 000间房屋受损。

        热带低气压海燕于十一月四日在关岛之东南约1 24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空形成,并向西北偏西移动及逐渐增强,翌日在关岛西南偏南约780公里增强成为台风。它于十一月六日进一步增强成为超强台风,于十一月八日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75公里,其风眼在卫星图像上清晰可见。海燕横过菲律宾中部,于十一月九日进入南海并转向西北移动,晚上在西沙之西南掠过及减弱为强台风。翌日海燕横过北部湾,并减弱为台风。它于十一月十一日在越南北部沿岸登陆,并迅速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及转向东北偏东移动,翌日在广西消散。

        根据报章报导,海燕吹袭菲律宾中部期间,为该区带来广泛水浸,并为沿岸地区带来巨浪,触发山泥倾泻、引致多间房屋及树木倒塌、电力供应中断、海陆空交通瘫痪,超过6 000人死亡,约1 800人失踪及28 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3亿披索(约19亿港元)。海燕在海南、广西及广东造成七人死亡,四人失踪、超过9400间房屋倒塌或受损、逾295万公顷农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4亿元人民币。此外,海燕亦导致越南最少有13人死亡、81人受伤。虽然本港没有直接受到海燕的影响,在海燕及东北季候风的共同影响下,本港风势颇大,海面有大浪及出现涌浪,一人在大屿山长沙游泳时失踪,及后证实死亡。

        一股热带低气压于十一月五日在南沙以东约320公里的南海南部上空形成,并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动。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55公里。该热带低气压于翌日在越南南部沿岸登陆后在内陆消散。

        热带低气压杨柳于十一月十四日在南沙东北约130公里的南海南部上空形成,并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动。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55公里。杨柳于翌日在越南南部沿岸登陆后在内陆消散。杨柳为越南中部带来豪雨,造成严重水浸,导致最少34人死亡,11人失踪。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八日上午2时的红外线卫星图片,当时海燕达到超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275公里,是今年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八日上午2时的红外线卫星图片,当时海燕达到超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275公里,是今年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

〔此卫星图像接收自日本气象厅的多用途输送卫星-2。〕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的热带气旋路径图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的热带气旋路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