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罗莎
强台风罗莎 (1329)
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四日
罗莎是香港天文台在二零一三年第七个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热带气旋,也是自二零零六年以来天文台首个在十一月需要发出信号的热带气旋。
热带低气压罗莎于十月二十九日在马尼拉以东约1 58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空形成,并大致向西至西北偏西移动,翌日逐渐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它于十月三十一日进一步增强为台风,并横过吕宋北端。下午八时,吕宋北端上的阿巴里录得的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08公里。罗莎于翌日进入南海北部,于十一月二日移动转为缓慢及增强为强台风,并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65公里。罗莎的环流较小但组织相当紧密,其风眼在卫星云图上清晰可见。罗莎于十一月三日凌晨减弱为台风。随着一股东北季候风的补充逐步扩展至南海北部,傍晚时罗莎转向西南移动及减弱为热带风暴。它于翌日继续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晚上在越南中部沿岸地区附近的南海中部上消散。根据报章报道,罗莎在菲律宾造成三人死亡、两人失踪及超过17 000间房屋受损。
香港天文台于十一月一日下午3时2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罗莎位于香港之东南约520公里。当日本港吹和缓东北风,晚上高地间中吹强风。随后两天东北风转为清劲,离岸及高地吹强风。天文台总部于十一月二日下午2时06分录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1010.2百帕斯卡,当时罗莎位于香港之东南偏南约290公里。罗莎于十一月三日在香港以南的南海北部上缓慢移动及减弱,于下午二时左右最接近香港,在本港以南约220公里处掠过。随着罗莎向西南移离本港及进一步减弱,天文台在下午10时5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罗莎吹袭期间,横澜岛录得的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为51公里,而青洲更录得每小时68公里的最高阵风。最高潮位2.88米(海图基准面以上)在尖鼻咀录得,而最大风暴潮0.47米则在大埔滘录得。
罗莎对香港的影响不大,期间并没有严重破坏报告。十一月一日本港天色晴朗及干燥,日间阳光充沛。受罗莎的雨带影响,随后两天本港转为多云及有几阵骤雨,期间本港只有部分地区录得数毫米的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