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表 ﹝1956年版本﹞

I 度:
无感。属于大地震影响范围边缘的长周期效应。

II 度:
在楼宇上层或合适位置,且在静止中的人有感。

III 度:
室内有感。悬挂的物件摆动。类似小型货车驶过的振动。持续时间可以估计。未必认为是地震。

IV 度:
悬挂的物件摆动。类似大型货车驶过的振动,震荡感如大铁球撞墙。停放著的汽车摆动。门、窗、碗碟发出响声。紧靠的玻璃及陶瓷器皿叮当作响。更甚时,木板墙和框架会发出吱吱声。

V 度:
室外有感,方向可以估计。睡者惊醒。液体激荡,少量溢出容器之外。放置不稳的细小物件会移动或翻倒。门窗自开自合及摇摆。百叶窗及挂画移动。摆钟时停时摆或者时快时慢。

VI 度:
人人有感。多数人会惊慌跑出户外。不易稳步而行。窗户、碗碟、玻璃器皿碰破。书籍及小摆设从架上掉下。挂画从墙上跌落。家具移动或翻倒。不结实的灰泥及D类砖石建筑出现裂缝。教堂和学校小钟自鸣。树木和丛林出现摇摆﹝看见摆动或者听到沙沙声﹞。

VII 度:
站立有困难。汽车司机感到地震。悬挂的物件抖动。家具破坏。D类砖石建筑出现裂缝及损毁。脆弱的烟囱自屋顶破裂。灰泥、松散的砖块、石片、瓦片、飞檐、孤立的矮墙及建筑饰物纷纷堕下。C类砖石建筑出现若干裂缝。池塘扬起波浪。池水混浊有泥。沿沙石堤岸发生轻微山泥倾舄和塌陷。大钟自鸣。混凝土制的灌溉渠道受到破坏。

VIII 度:
行驶中汽车受到影响。C类砖石建筑出现损毁,部份倒塌。若干B类建筑损毁,A类建筑则不受影响。灰泥掉落,砖墙倒塌。烟囱、工厂烟囱、纪念碑塔、高架水塔等出现扭曲,甚至倒下。没有钉牢在地上的木屋会在地基上移动,松的墙板会破落。腐朽的木柱折断。树枝脱落。泉井的水流或温度出现变化。潮湿土地及斜坡出现裂缝。

IX 度:
大多数人恐慌。D类砖石建筑被摧毁;C类重大损毁,间中有全面倒塌;B类亦严重损毁。﹝地基普遍受到破坏﹞。没有钉牢在地上的木屋震离地基,木架扯断。水塘遭受严重损毁。地下管道破裂。地面裂缝显著。冲积土地上有泥沙喷射现象,形成地震泉和沙穴。

X 度:
大多数砖石建筑及木屋均连地基摧毁。若干建造良好的木结构及桥梁亦遭摧毁。水坝、沟渠、堤岸受严重损毁。大范围山泥倾舄。引水道、河流、湖泊的水激荡拍岸。沙滩及平地上的泥沙作水平移动。铁轨轻微弯曲。

XI 度:
铁轨大幅度弯曲。地下管道完全失去作用。

XII 度:
破坏几乎是全面的。巨石移动。地形改变。物件被抛掷至空中。


备注: A、B、C、D 类砖石建筑物

为免含糊,砖、石等建筑物的品质分为下列四类:﹝这分类法与惯用的A、B、C建筑分类法毫无关系﹞

A类: 工艺、灰泥、设计各方面均属良好;并以钢筋混凝土等加固,尤其能抵受侧面压力。

B类: 工艺、灰泥均属良好;有加固,但在设计上没有详细考虑抵受侧面压力。

C类: 工艺及灰泥祗属一般水平;虽不至于有墙角不衔接一类重大弱点,但却没有加固,更没有抵抗水平压力的设计。

D类: 用料脆弱,如用土坯;灰泥质劣;工艺不佳;水平承受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