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为何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 

太阳能量以短波辐射形式抵达地球,把地球表面加热。地球表面透过释出红外线(长波辐射)以降温,但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会吸收部分地球释放的红外线,然后再向四方八面释放红外线,部分红外线会射出太空,部分射回地球,为地球表面加热,造成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氩气(约0.9%)以及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水汽及甲烷等组成。氮气和氧气共占大气成份九成以上,却不是温室气体,而二氧化碳只占约0.04%,却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并且是地球温度的主控钮。为什么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首先要认识红外线是电磁波,而物理定律指出,气体分子的振动必须产生分子内电荷相对分布的改变,该气体才能吸收电磁波。

让我们以氮气作为解释的例子。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图一左,蓝色球)组成,这两个氮原子带的正电荷是相同的,而且分布对称。氮原子沿著它们之间的化学键振动不会改变电荷的相对分布(图一左),因此氮气不能吸收红外线。那么,二氧化碳又如何呢?二氧化碳由两个氧原子(图一右,红色球)及一个碳原子(图一右,灰色球)组成,这个组合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的振动模式(图一右)。当碳原子沿著化学键移向其中一个氧原子,或碳原子相对于氧原子向上下振动时都会改变电荷的相对分布,因此二氧化碳能够吸收红外线辐射。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在2017年的平均浓度再创新高,达405.5 ppm,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46%,最近更有研究指出,现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是过去三百万年以来最高,情况实在令人忧虑。

图一 氮气及二氧化碳分子的振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