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事项 |
|
天文台初期 |
1883 |
香港天文台成立。 |
1884 |
开始定时作气象观测,并发出「中国沿海气象记录」及「气象记录」,在报章刊登。
天文台设立热带气旋警告系统,采用一套以鼓形、球状和锥体形状的目视系统(其后称为非本地风暴信号),用作通知离港船只热带气旋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天文台采用台风炮向本港居民发出热带气旋带来烈风的警告。
天文台开始作横向和纵向力和偏角的地磁观测。
天文台安装一台三吋口径中星仪及两个子午线标记,为观象授时作好准备。 |
1885 |
时间球于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天文台早期利用时间球作为报时信号,每天下午十二时五十五分将时间球升至桅杆一半的高度,再于十二时五十七分升至桅杆顶部,然后于下午一时正降下。
尖沙咀警署的时间球(1885-1907)
开始利用一台六吋口径赤道仪作天文观测。
|
1887 |
在维多利亚港首次以自录仪器测量潮汐,至1889年。 |
1890 |
开始使用两个灯笼作为夜间风暴信号。 |
1892 |
开始提供海港气象服务。
|
1895 |
开始提供24小时天气预报。 |
1907 |
以燃放炸药取代鸣放台风炮及开始使用三盏垂直排列的信号灯作为夜间风暴信号。当飓风吹袭香港时,会在悬挂中的非本地信号上方加上一个黑色十字形符号,而信号灯的颜色为红、绿、红。 |
1908 |
透过无线电报从军舰接收天气报告。
位于尖沙咀讯号山(亦称大包米或黑头角)的新时间塔取代在尖沙咀水警总部的时间塔。 |
1909 |
开始制作每日天气图。 |
1912 |
天文台获得英皇佐治五世颁赐「皇家天文台」的称号。
一九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出版的香港政府宪报有关英皇佐治五世颁赐「皇家天文台」称号的节录
天文台台长卡勒士顿获选国际气象组织(IMO)海洋气象及风暴警告委员会会员,香港开始正式参与国际气象组织的工作。国际气象组织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前身。
|
1915 |
开始经鹤咀无线电站接收船舶天气报告,并每日向船只发放气象情况、天气预测和台风警告。 |
1916 |
全面开始24小时观测主要的气象要素。 |
1917 |
一套表示本港风力的目视热带气旋警告系统在7月开始使用。这系统是首个以数字为基础的信号系统,并取代自1884年以来使用的本地台风炮(声音)风暴讯号。这个目视系统是现时的热带气旋警告系统的起源。 |
1921 |
利用测风气球作高空探测。
开始地震测量工作。 |
1924 |
首次利用飞机探测高空温度。 |
1926 |
在天文台建立无线电站以广播天气信息。 |
1927 |
开始经天文台无线电站以声音广播天气预测和台风警告。 |
1928 |
开始在香港电台广播天气预测和台风警告。 |
1929 |
利用皇家空军飞机作造雨实验。
天文台台长卡勒士顿首次出席国际气象组织气象局长大会。
|
1930 |
天文台首次在香港召开远东地区气象局长会议,台长卡勒士顿被选为会议主席。 |
1931 |
自1917年开始使用的本地风暴信号系统增加至十个信号,并首次以十号风球警告飓风的吹袭。 |
1933 |
随着无线电广播时间信号被广泛使用,讯号山的时间球于6月30日被拆除。 |
1937 |
设立航空气象服务。
香港举办国际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委员会的首次会议。此乃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协会的前身。 |
1938 |
远东飞行训练学校开始为天文台提供高空温度及湿度资料。
天文台台长谢非士获选为国际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委员会主席。 |
|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
1941-1945 |
日本占领香港期间,天文台的天气观测工作被迫暂停。凭著被日军俘虏的职员的信念,天文台能断断续续地维持部份的天气观测工作。
记录在烟包纸背面的一九四三年四月雨量纪录,隐约可见天文台台长的签署。
|
|
战后时期 |
1948 |
香港于12月14日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创会地区会员之一。 |
1949 |
利用无线电探空仪及雷达探空系统测定高空气象资料。
工作人员于一九五零年在天文台施放测风气球
在世界气象组织的志愿观测船舶计划下,天文台开始建立一队以本港为基地的志愿天气观测船队。
|
1951 |
京士柏高空气象站启用,1960年代改称为京士柏气象站。 |
1952 |
自动潮汐测量计首次量度到堪察加地震所产生的轻微海啸。 |
1953 |
香港电台在1953年4月11日开始每小时播出 6 响报时信号 。
首次在南海航行的志愿观测船上利用测风气球探测高空风向及风力。 |
1954 |
天文台安装 GL III 测风雷达来探测高空风向风速,另外亦利用测风雷达来探测附近雨区。 |
1955 |
天文台利用一台从警务处借用来的迪卡3厘米航海雷达,成功探测远处的降雨回波。 |
1956 |
天文台改善本港的热带气旋警告系统,并在一号戒备信号及五号烈风信号之间重新加入三号#强风信号。
#三号风球于1935至1955年间不在香港使用。
|
1959 |
天文台在大老山设置首座风暴探测天气雷达。
天文台于1959年在大老山上安装的首部风暴探测天气雷达,型号是迪卡41型。
|
1961 |
非本地风暴信号系统在1961年6月底被废除。
开始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
工作人员正在量度大气中的放射性
|
1962 |
开始安排电台广播员每15分钟在天文台的广播室直接广播风暴消息。 |
1963 |
天文台采纳世界气象组织的决议,负起收集区域内海洋气象资料的责任,及每年出版海洋气候摘要。 |
1964 |
接收极轨卫星的自动图像传送信号。
天文台在一九六零年中期于京士柏气象站接收人造卫星图片
|
1966 |
开始以 95 兆赫频率直接由天文台播出 6 响报时信号,至1989年9月16日为止。天文台的 6 响报时信号仍继续由香港电台播出,直至现在。 |
1967 |
开始发出有关雷暴及大雨的警告 (1967 - 1983)。 |
1973 |
为了避免引起公众对风力及风向之混淆,天文台自1973年起以八号西北、八号西南、八号东北及八号东南四个信号分别取代本地热带气旋警告系统的五号至八号烈风信号。
天文台设置首部电脑系统。
天文台于一九七零年代的电脑系统
|
1975 |
中国气象局与天文台在北京签署协议,建立一条气象电报电路连接北京及香港的电脑系统。
天文台透过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GTS﹞交换气象资料,并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组地区性专用电路:
香港─东京﹝1969﹞ 香港─曼谷﹝1970﹞ 香港─北京﹝1975﹞
开始发展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
|
1977 |
开始发出山泥倾泻警告。 |
1978 |
接收日本气象厅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低分辨率卫星图像。
天文台于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六日所接收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低分辨率卫星图像。图上显示(自左至右) 强烈热带风暴爱娜斯、台风芸蒂及台风维珍妮亚。
开始提供两天热带气旋预报。
|
1979 |
设置了一套由三个站组成的短周期地震仪网络。
地震资料接收及处理系统
天文台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平衡正压模式﹞开始投入业务运作。
接收日本气象厅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高分辨率卫星图像。
天文台在九龙市区和启德国际机场跑道安装五个测风站,试验探测机场的风切变。
天文台在启德国际机场的试验机场风切变系统
|
1980 |
设置了首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
天文台首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
|
1982 |
实时雨量数据收集系统开始运行。 |
1983 |
提供三天天气预报服务。 |
1984 |
首两个用作提供公众天气服务的自动气象站于天文台总部及沙田建立,而另一个用作提供航空气象服务的自动气象站亦于赤鱲角投入运作。
沙田自动气象站
与广东省气象局签署建立自动气象站的合作协议。
天文台台长(左)与广东省气象局局长(右)签署合作协议
|
1985 |
首个粤港兴建的自动气象站于黄茅洲开始运作。
工作人员正在黄茅洲上安装仪器
设立「打电话问天气」服务。
|
1986 |
公众气象服务全面采用十进制。 在京士柏设立辐射实验室进行环境样本的放射性分析。
图中背景显示京士柏辐射实验室(建筑物顶部有栏杆处)
|
1987 |
设立环境辐射监测计划。
天文台科学主任开始主持电视天气节目。
专业气象人员主持电视天气节目
|
1988 |
一套新的天气预报数值模式(有限区域数值模式)投入运作,集中处理影响香港及邻近区域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天文台向新闻处及香港电台传送二十三个世界城市的天气资料及预报,以便向传媒及公众发布。
天文台首次编写有关香港气候变化的刊物。
首部辐射巡测车投入业务运作,车内配备特别设计的仪器,在本港各区进行辐射巡测。 |
1990 |
辐射监测及评价中心成立。 |
1992 |
一套以颜色为标记的「暴雨警告系统」开始使用。 |
1993 |
天文台开始测量高空的臭氧及辐射。
成立香港航空天气联络小组,成为首个天文台与用户沟通的小组。 |
1994 |
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始运作。
天文台于大老山安装的第一台 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
|
互联网时代 |
1996 |
天文台在互联网设立网页。
成立「天文台之友」,加强市民和天文台的沟通及提高市民对天气服务的认识。
「天文台之友」成立典礼
在深水埗安装首个气流剖析仪。
|
1997 |
部门复称香港天文台。
将地震站网扩展至8个台站,并以数字式信号传送。
安装空中辐射监测系统,以加强监察环境辐射的能力。
业务运行第一台 C 波段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TDWR﹞,监测风切变。
天文台的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
|
1998 |
推出四天天气预报服务。
在1998年7月机场气象所从旧启德机场迁移至赤鱲角新的香港国际机场。
赤鱲角机场气象所于1998年7月6日在新机场开始提供航空气象服务
暴雨警告信号改为分「黄」、「红」和「黑」雨三个级别。
开始利用空中辐射监测系统进行香港境内的空中辐射巡测。
|
1999 |
天文台在大帽山,即香港最高的山峰上,装置第二台 S 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
天文台在大帽山装置的天气雷达系统
天文台添置一部超级电脑,用作运行一套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数值模式﹝业务区域谱模式﹞,以加强预测暴雨的能力。
天文台开始运行其自行开发的「小涡旋」临近预报系统。
开始发出寒冷天气警告。
开始提供紫外线指数。
天文台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签订「航空气象服务长期技术合作备忘录」。
天文台台长(左)及空管局气象处处长(右) 签署「航空气象服务长期技术合作备忘录」
|
2000 |
推出五天天气预报服务。
开始发出酷热天气警告。
与中国地震局签订「中国地震局和香港天文台地震科技合作安排」。 |
2001 |
推出首个天文台流动网站版本。
香港首个气象浮标开始运作。
天文台于赤鱲角以西安装的气象浮标
向公众发布每年降雨量和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数目的预测。
天文台推出为世界气象组织开发及运行的「恶劣天气信息中心」网站。这是国际上首个提供官方天气警告的互联网网站。
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签订「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气象科技长期合作安排」。
|
2002 |
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香港天文台开发和管理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正式运作。这个是世界上首个涵盖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气预报的网站。
天文台在赤鱲角装置了世界上首台用于机场天气预警的激光雷达。
天文台于空中交通管制大楼的天台上安装的一套激光雷达
天文台航空气象服务获颁授ISO9001:2000认证。
天文台位于长洲的最后一个信号站于1月1日关闭,标志著利用悬挂风球以目视方式传递风暴信息的时代的终结。
天文台台长(左四)主持长洲信号站关闭仪式,按掣将十号风球降下
|
2003 |
首次成功接收到从商业航机上电脑传送来的自动天气报告。
推出七天天气预报服务。
热带气旋预报由两天延长至三天。 |
2004 |
全东南亚首套自动高空探测系统正式启用。
天文台采用的自动高空探测系统,以取代人手施放气球
开始向国际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钟时数据,参与订定协调世界时。
成为亚洲第一个气象部门接收和向全世界发送从商业航机上自动传来的天气报告。
安装香港首个微波辐射计,并作试验运行。
天文台完成首个未来一个世纪气候推算的研究。
|
2005 |
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建成闪电定位网络,并推出闪电位置资讯服务。
粤港澳合建闪电定位网落成志庆暨新闻发布会
天文台开发的世界上首个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在香港国际机场正式业务运作,为升降的航机提供风切变警报服务。及后该系统更于2009年荣获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最高奖项 ─ 全年大奖。
天文台开始接收中国的风云-2号系列与日本的「多功能输送卫星」发放的地球同步卫星图像。
|
2006 |
天文台推出紫外线指数预测服务。
天文台就吕宋海峡发生猛烈地震引发的海啸首次发出了海啸报告。
天文台运作首个气候预测模式,以支援季度气候预报的工作。 |
2007 |
启动「香港社区天气资讯网络」,集合本港学校及团体所收集的的天气资料,透过互联网将资料发放给市民。
天文台在中西区的香港公园建立了一个自动气象站,展开了「一区一站」计划。
国家海洋局与天文台在香港签署了「海洋科技合作协议」。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左)与天文台台长(右)签署「海洋科技合作协议」
|
2008 |
天文台在其网站推出首个香港分区气温预报。
天文台推出自动化的机场雷暴和闪电预警服务。
机场雷暴和闪电预警服务的启用仪式
|
2009 |
天文台自行研发的「暑热压力测量系统」成功在香港注册成为专利 。
天文台自行研发的「暑热压力测量系统」
天文台辐射测量室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1:2008 辐射测量服务的认证 。
每星期在YouTube上发放天文台制作的天气节目。
天文台开始在京士柏气象站量度二氧化碳浓度。
|
2010 |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长岑智明获选为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学委员会主席,是天文台职员在世界气象组织担任的最高职位。
新任航空气象学委员会主席及天文台助理台长(航空气象服务)岑智明(右二)与委员会两位前任主席Carr McLeod(2006-2010,左二)和Neil Gordon博士(1999-2006,左一)合照
天文台开始通过Twitter社交网站向公众提供天气资讯。
推出「我的天文台」流动软件,提供天气资讯给流动用户。
成立香港天文台船运界联络组。
启用宝珊地震站,以加强对南海地震的监测。该站成为全球地震台网的其中一员,为全球地震监测作出贡献。
宝珊地震站的宽频地震仪
|
2011 |
天文台与政府飞行服务队合作,首次使用定翼机收集南海热带气旋的气象数据。
安装在定翼机上的气象仪器,小图显示感应器的外貌
开展地震速报服务,在平均十分钟的时间内向市民提供地震资讯。
香港天文台联同广东省气象局及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推出「大珠三角天气网站」。
天文台代表世界气象组织推出流动电话应用程式「MyWorldWeather」。这是首个提供全球最新的官方天气资讯的流动程式。
天文台与深圳市气象局签署「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长期合作协议」。
香港天文台台长 (右)与深圳市气象局局长(左)签署《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长期合作协议》
推出「数码天气预报」,提供一天温度及风的预测。
|
2012 |
首次网上直播天文台进行的天文观测。
2012年6月6日金星凌日
首台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启用。
在大屿山小濠湾的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于「我的天文台」流动应用程式上推出个人化未来两小时降雨预报服务。
天文台与韩国气象厅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左)与韩国气象厅厅长赵锡俊(右)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后合照
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签署「数值天气预报技术长期合作协议」。
|
2013 |
推出天文台吉祥物「度天队长」,协助推广公众教育活动。
天文台吉祥物「度天队长」
流动手机应用程式「我的天文台」的使用量(以页次计)首次超越天文台网站。
首次在香港的「志愿观测船舶」(VOS)上安装自动气象站以提供较频密和及时的海洋气象观测,并开始将部分观测船舶提升至「志愿气候观测船舶」 (VOSClim)以提供高质量的海洋气象观测,支援全球气候研究。
天文台在香港志愿观测船舶上安装的自动气象站
天文台开始接收广东实时地震数据至香港地震监测网以加强监测本港及邻近地区地震的能力。
推出免费电视天气服务,为公众提供天文台自行制作的天气节目,包括每星期一集名为「气象冷知识」的教育环节。新服务也通过YouTube和「我的天文台」应用程式播放。
天文台参加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第十二次会议,是次会议批准了第五份评估报告的决策者摘要。
推出基于地理资讯系统的七天自动分区天气预测。
|
2014 |
延长天气预报的时效至九天。
推出「炎热天气特别提示」服务,并在天文台网页提供香港暑热指数以反映炎热天气情况。
设立「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的「资料收集或制作中心」,提供搜寻及订阅天气信息服务,并为「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推出全新版本。
天文台天气资讯服务于微信社交平台推出。
位于大榄角的第二台 C 波段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落成启用。
大榄角的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
天文台与国家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是天文台首次与内地环境辐射监测部门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天文台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及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签订合作意向书。
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签署「气象科技合作协议」。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左前)与署理广东省气象局局长邹建军(右前)签署「气象科技合作协议」
天文台从「社区天气观测计划」Facebook群组的活跃会员、空童军、航空青年团及天文台之友招募「天气观测大使」,以协助推广天气和气候方面的公众教育。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获选连任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学委员会主席。
|
2015 |
首次在南海上投下一个飘移浮标,量度大气压力及海水温度。
首次在南海上投下一个飘移浮标作海洋及气象观测
热带气旋预报由三天延长至五天。
香港首台双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大老山正式运作。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左)及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右)主持香港首台双偏振天气雷达的启用仪式
天文台环境伽马辐射水平测量服务在10月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9001 的认证。
天文台人员庆祝环境伽马辐射水平测量服务获ISO 9001认证
|
2016 |
推出「局部地区大雨报告」服务,当雨势未达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的指标时,提醒市民个别地区的大雨有可能引致严重水浸。
在 iOS 平台上推出「我的天文台」的新版本,并首度支援 Apple Watch,提供实况天气及预报等资料。
与政府飞行服务队合作,引进下投探空仪系统,以收集热带气旋的气象数据。
2016年9月27日首次于南海进行下投式探空,于台风鮎鱼附近取得气象数据的垂直分布。
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及中国气象局签订三方协议,联合建设「亚洲航空气象中心」,并以香港作为备份中心。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前排左)、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王志清(前排中)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前排右)签订联合建设「亚洲航空气象中心」的协议。
|
2017 |
天文台的公众天气服务取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001:2015认证。
天文台人员庆祝公众天气服务取得ISO 9001认证。
香港天文台总部获世界气象组织认可为百年观测站。
世界气象组织授予香港天文台的长期观测站认可证书。
推出为世界气象组织开发的《国际云图》网上版。
《国际云图》网上版。
推出「我的航班天气」电子飞行包应用程式。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右)及国泰航空航务总经理Mark Hoey 机长(左)在模拟驾驶舱内示范使用「我的航班天气」应用程式。
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签署合作意向书。
与泰国气象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天文台与泰国气象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仪式。
|
2018 |
推出「香港天文台HKO」Facebook专页及「hk.observatory」Instagram平台。
「香港天文台HKO」Facebook专页(左)及「hk.observatory」Instagram平台(右)。
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气象局及香港天文台合建的亚洲航空气象中心正式运作。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右三)与其他嘉宾在北京主持中心的启用仪式。
天文台与中国气象局合作,推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多灾种预警系统」亚洲版本。
推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多灾种预警系统」亚洲版本。
推出「恶劣天气信息中心」SWIC 2.0汇集世界各地官方气象警告信息。
新版本恶劣天气信息中心网站(SWIC 2.0)。
天文台获世界气象组织指定为亚洲区的临近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
天文台临近预报区域专业气象中心。
与世界气象组织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双方合作。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与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签署谅解备忘录。
|
2019 |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获选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天气、气候、水及相关环境服务与应用委员会」的联合副主席。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与主席Ian Lisk合照。
在香港国际机场北跑道附近设置短程激光雷达。
短程激光雷达。
推出「大湾区天气网站」,为区内11个城市60多个地区提供天气实况报告、警告、及七天的天气预报。
网站提供区内11个城市60多个地区的天气资讯。
与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合作编制了《地理电子学习教材套:气候变化》。
《地理电子学习教材套:气候变化》封面。
与本地歌手一起创作、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歌曲《气候人生》。
天文台发布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歌曲《气候人生》。
「我的航班天气」电子飞行包应用程式在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航班上正式投入服务。
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左八)和国泰航空嘉宾主持仪式,庆祝国泰航空及国泰港龙航空的航机全面投入「无纸化」运作。
天文台台徽注册为商标。
天文台台徽。
香港天文台实习生校友网成立。
香港天文台实习生校友网成立典礼。
|
2020 |
首次推出「天气观测网上短片课程」,讲解基本天气观测方法和技巧。
天气观测网上短片课程。
经「我的天文台」应用程式、天文台网站及天文台Facebook专页推出试验版「度天队长」人工智能聊天机械人服务。
「度天队长」聊天机械人。
京士柏高空气象站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基准高空网络(GRUAN),并首次施放气球以霜点湿度计探测高空水汽含量。
施放气球以收集水汽含量数据。
首次推出 360度虚拟漫游,让市民网上参观天文台的设施。
360度虚拟导览香港天文台的气象观测坪。
天文台自行研发的路灯型自动气象站设计成功在香港注册成为专利。
装置于香港中文大学的路灯型自动气象站。
|
2021 |
举办「2016-2020十大瞩目天气及气候事件选举」公众网上投票活动,以提升市民对极端天气及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关注。
举办「2016-2020十大瞩目天气及气候事件选举」公众网上投票活动
推出九天「显著降雨概率」预报,向公众提供每日香港广泛地区累积雨量达到10毫米或以上的预测概率。
推出九天「显著降雨概率」预报
2021年天文台开放日首次以网上形式举行,让市民以虚拟方式畅游天文台总部。
「香港天文台开放日2021」网页
推出「局部地区大雨提示」服务,同时参考实际录得的雨量和临近雨量预报,方便市民及早预备。
推出「局部地区大雨提示」服务
推出全新个人版天气网站,以八种少数族裔语言提供基本天气资讯。
推出全新个人版天气网站
推出《热带气旋之旅》的电子书,以提升儿童对热带气旋的认识及防灾意识。
推出《热带气旋之旅》的儿童电子书
天文台高空观测站成为全球首个获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的百年高空观测站。
世界气象组织授予天文台高空观测站的百年观测站认证证书
于「我的天文台」应用程式推出「我的天气观察」试用功能,让市民报告和分享天气信息。
我的天气观察
天文台第一台相控阵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始试验性运行。
天文台于沙螺湾安装第一台相控阵多普勒天气雷达
首个区域气候模式开始业务运行,制作气候推算。
高温室气体浓度情景下世纪末华南沿岸地区年最高气温的变化 (°C)
|
2022 |
香港天文台为香港国际机场的第三跑道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及设置气象设施。
天气观测员为支援第三跑道运作进行天气观测
天文台、机管局及中电合作的节能项目「香港国际机场能源管理大数据分析」获能源工程师协会颁发「亚太地区能源项目奖」。
天文台、机管局及中电合作的节能项目「香港国际机场能源管理大数据分析」获能源工程师协会颁发「亚太地区能源项目奖」
天文台用作支援重要基础设施的资讯科技服务管理系统获颁发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 20000-1:2018认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 20000-1:2018认证
与所罗门群岛气象局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为首次与来自太平洋岛国的官方气象机构建立的谅解备忘录。
加强监察及发放有关强风和长时间暴雨的共同影响的信息。
热带气旋可以带来强风、大雨、风暴潮、海浪等恶劣天气并产生显著共同影响
推出「高温天气持续」特别提示。
酷热天气警告下的「高温天气持续」特别天气提示
|
2023 |
「我的天文台」应用程式于「定点降雨及闪电预报」页面加入「交通资讯」图层,以及支援接收由劳工处发出的「工作暑热警告」讯息。
「我的天文台」加入「交通资讯」图层以及支援接收由劳工处发出的「工作暑热警告」讯息
设于香港天文台天气预测总部的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备份中心(香港)(香港备份中心)正式投入业务运作。
「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备份中心(香港) 」开幕典礼
地震报告新增震源深度资料。
示意图显示地震的震源、震中和震源深度
加强酷热天气警告服务,并于「我的天文台」新增「极端酷热」特别天气提示。
酷热天气警告下的「极端酷热天气」特别天气提示
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气象局签订谅解备忘录加强气象合作。
香港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右)透过视像会议形式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气象局局长Jimmy Gomoga先生(左)签署谅解备忘录,加强双方在航空气象科技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中国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签署更新的《气象科技长期合作安排》。
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右)及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博士(左)签订扩大的《气象科技长期合作安排》
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香港)筹备工作启动。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右三)、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博士(左三)、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右二)、广东省气象局局长庄旭东(左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局长梁永权(左一)及香港天文台台长陈栢纬博士(右一)主持啓动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