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天文台支持联合国「全民预警倡议」及新国际技术标准

2025年3月24日

获世界气象组织任命,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杨汉贤自2024年年中起担任新成立的「多灾种早期预警和服务提供技术指导」专家组的其中一位副组长。该专家组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世界气象组织为早期预警服务制定新的技术规则,以支持联合国的「全民预警倡议」。杨汉贤一直积极参与其中,有份领导起草小组开展制定早期预警服务新技术规则的工作,包括去年九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技术规则起草小组第一次会议、十一月于网上进行的区域协会草案简报会及后续与秘书处的一连串电邮讨论。已退休的天文台前助理台长黎守德,以短期兼职形式一起参与上述的起草工作。黎守德在公众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领域有丰富经验,过去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及台风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在今次编写技术规则条文时,提供了不少精辟见解和关键意见。

黎守德、杨汉贤两人亦师亦友,在历史任务完成之际,分享了一些想法。黎守德说:「这或许是我的未竟之业。2008年缅甸受台风吹袭,风暴潮导致数以万计的人丧生,是我预报员生涯中最痛心的事情。这场惨剧令气象界上了代价高昂的一课,让大家知道全球必须齐心协力确保关键的预警能传递至世界每个角落。在缅甸灾难后近20年联合国才建立所需的框架,虽迟,但至少未为晚也」。香港多年来受无数的台风和暴雨威胁,天文台在早期预警服务方面累积了丰厚经验,杨汉贤认为这正是天文台贡献国际社会及分享专业知识的好机会:「虽然过去大半年经常为了国际事务而废枕忘餐、风尘仆仆,但因缘际会,能帮助世界促成一件好事,以及从中所赢得的知识、经验和人际关系,全属难能可贵,可遇不可求。回头再看,都是值得、值得!」

新技术规则的建议草案于今年(2025年)3月18至20日,在世界气象组织「天气、气候、水文、海洋及相关环境服务与应用委员会」特别届会上正式谘询成员意见,经修订后获得大会通过,及后会按计划于今年10月呈上世界气象组织特别大会议决接纳。如一切顺利,新技术规则可望于2027年开始实施。

全民预警倡议」是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起的全球倡议,旨在通过拯救生命的早期预警系统,确保到2027年年底所有人都能免受灾害性天气、水或气候事件的影响。倡议建基于四大支柱之上,这亦是建构于有效的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的基石上:

第一支柱 - 灾害风险认识(由联合国减灾办公室牵头)
第二支柱 - 观测、监测、分析与预测(由世界气象组织牵头)
第三支柱 - 警告发布与传播(由国际电信联盟牵头)
第四支柱 - 防备及应对能力(由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牵头)

古特雷斯于2022年世界气象日(3月23日)明确表示:「联合国将带头采取新行动,确保未来五年内地球上每个人都能受早期预警系统保护」。为实现「全民预警倡议」下所有人都能免受灾害性天气、水或气候事件影响的目标,世界气象组织著力修订技术规则,促进各成员于2027年起确定及提供所需的预警服务。

2024年9月23至27日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技术规则起草小组第一次会议2024年9月23至27日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技术规则起草小组第一次会议
(后排左三:杨汉贤;右二:黎守德)

2024年11月25日为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协会(区域二:亚洲)举行的技术规则草案简报会2024年11月25日为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协会(区域二:亚洲)举行的技术规则草案简报会
(第一行左二:杨汉贤;第二行右三:黎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