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米娜远离,桦加沙接力

星期六, 2025年9月20日

  • 强烈热带风暴米娜是今年第十个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打破自1946年以来1至9月期间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最多次数纪录。
  • 桦加沙有机会以超强台风强度在下周中期靠近广东沿岸,本港星期二、三天气逐渐转坏,星期三吹烈风至暴风,天气恶劣,有狂风大骤雨及雷暴,海有巨浪及涌浪。
  • 预料桦加沙靠近广东沿岸时会带来显著风暴潮,届时的水位高度可能与2017年天鸽及2018年山竹相若。

随著上一篇天气随笔提及的热带低气压进入南海东北部,天文台于9月17日晚上发出一号戒备信号,为今年第十个需要「挂波」的热带气旋,打破了1946年以来1至9月的最高纪录。

该热带低气压采取西北路径横过南海东北部,逐渐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米娜」。随著南海东北部的垂直风切变有所减弱,加上有利的高空幅散条件,米娜于昨日早上(9月19日)进一步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图一),并继续靠近广东东部沿岸,天文台亦改发三号强风信号。米娜的环流较为细小,昨日早上的地面风场分析显示,米娜西侧的烈风区范围只有约50公里(图二)。

香港时间9月19日上午9时的卫星图像。

图一:香港时间9月19日上午9时的卫星图像。

香港时间9月19日下午2时的地面风场分析显示,米娜东侧的烈风区范围大约150公里,但西侧的烈风区范围只有约50公里。(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

图二:香港时间9月19日下午2时的地面风场分析显示,米娜东侧的烈风区范围大约150公里,但西侧的烈风区范围只有约50公里。(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

米娜昨午在广东汕尾市附近登陆,随后受东北季候风影响转向偏西横过珠江口一带,在香港以北100公里掠过并逐步减弱,最后于今早在广东内陆减弱为热带低气压。随著米娜对本港的威胁逐步解除,天文台于9月20日早上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米娜吹袭香港期间,本港多处地区吹偏西强风(图三)。同时,米娜的雨带亦为本港带来狂风骤雨,由午夜至上午10时,普遍地区录得超过30毫米雨量,当中港岛、九龙及大屿山多处地区更录得超过70毫米(图四)。

米娜影响期间,本港录得强风(每小时41至62公里)的风力分布。

图三:米娜影响期间,本港录得强风(每小时41至62公里)的风力分布。

9月20日午夜至上午10时的雨量分布图

图四:9月20日午夜至上午10时的雨量分布图

预料星期一广东沿岸天色短暂好转及酷热,但市民不要松懈,因为另一热带气旋「桦加沙」会在下周中期靠近广东沿岸(图五),本港天气在星期二、三将会逐渐转坏。

香港时间9月20日上午8时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显示,桦加沙会在下周初进入南海北部,并在下周中期靠近广东沿岸。

图五:香港时间9月20日上午8时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显示,桦加沙会在下周初进入南海北部,并在下周中期靠近广东沿岸。

现时位于菲律宾以东的桦加沙正显著增强(图六),该处的热带气旋潜热较高,加上配合良好的高空辐散及偏弱的垂直风切变,预料桦加沙会增强至超强台风强度。按照现时预测,桦加沙会横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由于其中心不会经过菲律宾及台湾等陆地,因此预料桦加沙届时有机会保持超强台风的强度。而且,桦加沙的环流相当广阔,纵使各预测模式对桦加沙掠过香港南面时与本港的距离仍有一定的差异,但预料其猛烈的风力会对本港带来相当大的威胁(图七)。预测星期三本港天气恶劣,有狂风大骤雨及雷暴,风力达8至9级烈风,离岸及高地更高达11级暴风,海会有巨浪及涌浪。

香港时间9月20日上午9时的卫星图像。

图六:香港时间9月20日上午9时的卫星图像。

模式预测香港时间9月24日上午八时的风力分布图,各预报模式均显示桦加沙的环流广阔,其强烈的风力会影响本港。

图七:模式预测香港时间9月24日上午八时的风力分布图,各预报模式均显示桦加沙的环流广阔,其强烈的风力会影响本港。

由于桦加沙环流相当广阔、风力强劲及中心气压低,预料桦加沙靠近广东沿岸时会带来显著风暴潮,海面上升会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水浸。倘若桦加沙以超强台风的强度在本港以南近距离掠过,并配合最高天文潮的时间,沿岸水位会上升得更高(图八)。根据现时评估,届时的水位高度可能会与2017年天鸽及2018年山竹吹袭时相若,然而实际水位升幅度仍取决于桦加沙的强度,以及最接近本港的距离及时间。

若桦加沙在香港以南掠过时配合天文潮的时间,沿岸水位会上升得更高。

图八:若桦加沙在香港以南掠过时配合天文潮的时间,沿岸水位会上升得更高。

天文台会继续密切监测桦加沙的发展及其对本港天气及沿岸水位的影响,市民请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气消息及尽快做好一切防风、防水浸准备。

吕旭升 黎宏骏 邓志杰 陈维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