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系统三重奏
星期五, 2025年9月12日
- 现时持续影响本港的高温天气将随著下周骤雨增多而有所缓解,而下周南海的低压系统活动亦转趋活跃。
- 第一个低压系统进入南海后强度较弱,距离广东沿岸较远,但与其相关的高空扰动会在下星期一及星期二(9月15及16日)为广东沿岸带来骤雨及雷暴。
- 第二个低压系统进入南海后距离广东沿岸较近,不同预报模式的强度及路径存在分歧。但随著该低压系统在下周中后期向北靠近广东沿岸,该区天气渐转不稳定,骤雨亦会增多。
- 第三个潜在低压系统与上述两个系统相比强度最高,会于下周末期间靠近台湾至吕宋海峡一带,是否进入南海仍有变数。
踏入初秋,副热带高压脊(副高)仍然支配西北太平洋以至华南。在卫星图像(图一)上看到华南及南海北部晴空万里。本港今日大致天晴,日间酷热。但在卫星图像上看到,副高南侧有不少对流云团及有两个低压系统。
图一 9月12日下午2时的卫星图像显示副热带高压脊南侧有多于一个对流云团,天文台正密切监察这两个低压系统的变化。
第一个低压系统:强度较弱,进入南海后距离广东沿岸较远
现时最接近菲律宾的第一个低压系统预计会在下周初横过菲律宾中部并进入南海。由于南海中北部的垂直风切变较弱且海水温度较高,不排除该低压区发展成热带气旋的可能性。虽然该低压系统距离广东沿岸较远,但与其相关的高空扰动会在下星期一及星期二为广东沿岸带来骤雨及雷暴。
第二个低压系统:进入南海后距离广东沿岸较近,但不同预报模式的强度及路径存在分歧
在第一个低压系统东面有第二个低压系统(图一)。该系统有较长时间处于暖水区,比第一个系统有较长时间发展。根据现时评估,第二个低压系统进入南海中北部后会继续加强,有可能发展成热带气旋。但目前电脑模式对其强度及路径以至靠近广东沿岸的时间存在分歧(图二)。但随著该低压系统在下周中后期向北靠近广东沿岸,该区天气渐转不稳定,骤雨亦会增多。

第三个潜在低压系统:与上述两个系统相比强度最高,是否进入南海仍有变数
此外,部分电脑预报模式显示会有第三个低压系统在下周中后期于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逐渐发展,当中人工智能电脑预报模式显示该系统会于下周末期间以较高强度靠近吕宋海峡至台湾一带(图三)。但是,目前距离该潜在热带气旋形成的时间尚有接近一周时间,它的强度及路径会受其他天气系统演变影响而有种种变数,如西风槽或会令副高出现断裂点导致低压系统转向北上,情况尚有待观望。
图三 第三个潜在低压系统的路径概率预报
天文台会继续密切监测各低压系统的发展,市民请留意天文台发放的最新天气消息,为未来一两周的活动做好准备。
钟欣桦 黄子钧
[1] Bi, K., Xie, L., Zhang, H. et al. Accurat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with 3D neural networks. Nature 619, 533–538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185-3
[2] Chen, L., Zhong, X., Zhang, F. et al. FuXi: a cascade machine learning forecasting system for 15-day global weather forecast. npj Clim Atmos Sci 6, 190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612-023-0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