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韦帕」带来的飓风暴雨

星期日, 2025年7月20日

上一篇天气随笔《大暑前打风》提到热带气旋韦帕在星期三(7月16日)于菲律宾以东海面形成,受高空反气旋南侧的引导气流牵引,将进入南海北部并逐渐增强。

随著韦帕横过吕宋海峡移入南海,进入本港800公里范围并逐渐靠近广东沿岸,天文台昨日(7月19日)凌晨发出一号戒备信号,随后于下午发出三号强风信号。

图一 7月19日香港时间下午3点正的卫星云图


在较高的海面温度及其他合适的大气条件下,韦帕于南海东北部逐步增强为台风(图一)。随著韦帕移往珠江口一带,天文台今日(7月20日)凌晨时分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随后本港风力逐步上升。韦帕于靠近本港期间进一步增强,从雷达图像可清楚看到其眼壁结构及环流(图二)。

图二: 7月20日早上8点54分雷达图像,清楚显示韦帕的眼壁结构及其环流


随著韦帕眼壁附近的飓风区逼近本港,天文台今早先后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及十号飓风信号。韦帕在香港天文台以南约50公里左右掠过,本港多处地区包括横澜岛、长洲、青洲、大老山及昂坪均曾受飓风影响(图三)。上一个需要发出十号信号的热带气旋为2023年的苏拉,虽然韦帕的强度不及超强台风苏拉,但在两者袭港期间,本港整体的风力相若。



图三: 韦帕吹袭香港期间,本港录得飓风(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暴风(每小时88至117公里)及烈风(每小时63至87公里)风力分布

受韦帕相关的雨带影响,本港今日(7月20日)有频密狂风大骤雨,天文台下午曾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由午夜至下午4时,多处地区录得超过70毫米雨量,当中黄大仙及新界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140毫米(图四)。

图四: 今天(7月20日)由午夜至下午4时的雨量分布图

受风暴潮影响,大埔滘的水位今早曾上升至海图基准面以上3米左右,亦有部分沿岸低洼地区出现轻微水浸。

据传媒报道,韦帕袭港期间多区出现塌树及棚架倒塌,有交通灯及灯柱被强风吹倒,亦有观光客轮于海中漂浮,最终撞上码头。

预料韦帕会在明日(7月21日)横过广东西部沿岸一带并移向北部湾。受其相关的雨带影响,未来两三日广东沿岸仍有骤雨及狂风雷暴。本港明日雨势有时颇大,市民外出前请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气消息。

谢威宝 黎宏骏